國光股份(002749)8月7日下午披露,公司與關聯方顏亞奇簽署《代為培育協議》,委托顏亞奇按照市場原則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的海外目標市場國家或地區為公司代為培育海外農藥項目。顏亞奇系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顏昌緒之子。
公告顯示,顏亞奇出生于1979年2月。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他曾擔任國光股份總經理、副董事長;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其擔任國光股份總經理、董事長。
2023年12月,國光股份公告稱,顏亞奇提交書面報告,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總裁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成員等職務。今后,顏亞奇的工作重點將放在行業前沿科技的引進和研發、產業新興項目的孵化和培育等方面。
目前,顏亞奇擔任國光股份子公司四川國光農資執行董事、子公司鶴壁全豐生物科技董事。此外,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國光商學院的校長。
按照規劃,經國光股份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上述代為培育事項)后,顏亞奇將在目標市場國家或地區設立相關代培育主體。代培育標的成立后,即開展相關農藥產品登記等市場準入工作。
雙方約定,培育標的相關代為培育業務或資產所發生的費用、支出和風險由顏亞奇承擔;顏亞奇代為培育及處置的收益,歸其所有。上市公司不就相關培育事項向顏亞奇支付報酬或費用,也不承擔培育風險。如代培育標的在條件成熟,即具備相關農藥產品登記資質、滿足上市公司治理要求、達到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后,上市公司與顏亞奇另行簽署相關協議,按照相關規定履行轉讓程序并確定轉讓價格。
對于上述舉措,國光股份表示,公司擬開展海外市場拓展工作。但海外農藥業務存在部分國家或地區農藥產品登記制度復雜且周期較長、不同國家或地區要求差異巨大、部分國家或地區存在系統性準入壁壘或隱性壁壘等多重挑戰,導致海外農藥業務前期投資較大、投資周期較長、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投資風險較高,同時上市公司資金出境還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
“通過委托培育的方式,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前述風險并有效獲取商業機會,避免公司與關聯方構成潛在同業競爭,最大限度保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利益。”上市公司稱。
國光股份主要從事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主的農藥制劑和高端水溶性肥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共計有330個農藥產品登記證,其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證150個,肥料登記證132個。公司是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品種最多的企業,也是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制劑銷售額最大的公司。
2024年度,國光股份實現營收19.86億元,其中外銷收入為1255.21萬元。在年報中,公司表示積極支持海外客戶在美國、俄羅斯、韓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完成公司核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原藥及制劑的登記工作14項,為持續拓展海外市場和公司優勢產品出口奠定了堅實基礎。
8月7日下午,國光股份同步披露了2025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1.19億元,同比增長7.33%;實現凈利潤2.31億元,同比增長6.05%。公司主營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的毛利率為47.32%。
上市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其毛利率和凈利潤率較2024年同期均實現了增長,產品利潤空間擴大,一方面是公司產品銷量、特別是高毛利產品的銷售量增加;另一方面,主要原料價格仍低于去年同期,也對公司業績產生了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