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多晶硅和工業硅期貨盤中一度大漲近5%。
自光伏產業掀起整治無序競爭的浪潮以來,多晶硅的價格走勢被視作觀察“反內卷”進程的信號。自8月份以來,多晶硅和工業硅的價格走勢陷入震蕩。相比焦煤,多晶硅在7月份大漲52.73%之后,并沒有出現大幅回調,而是高位震蕩。市場對于多晶硅市場產能整合進一步給予更多期許。
與此同時,工信部對41家多晶硅廠展開專項節能監查,9月底前各地需報送結果。另外,行業內產能收儲行動預期也較為強烈。業內期待更多產能整合措施真正落地,硅業分會預測國內多晶硅年產能將減少至230萬噸。銀河期貨據此測算顯示,整合后價格上限或達60000—65000元/噸。
近期,多家光伏龍頭企業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已經揭示了內卷下的行業困境。其中,隆基綠能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4億元到28億元,同比減虧24.43億元到28.43億元;通威股份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49億元至52億元;晶澳科技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5億元至30億元。
中信期貨認為,在多重政策預期的影響下,多晶硅價格短期走勢仍高度依賴于政策信號的強弱與兌現節奏,未來一個月或將是政策落地的關鍵窗口期。若相關供給側改革措施加速推進、產能出清路徑逐步明朗,價格有望進一步走強并突破前期高點;反之,若政策推進節奏不及預期,市場情緒出現回落,短期內或面臨博弈僵持格局,價格則可能在成本線附近呈現寬幅震蕩;若后續政策不及預期,且實際成交表現也偏弱,價格回落的幅度將較大。
百億私募聚鳴投資董事長劉曉龍認為,“反內卷”不僅是自上而下的一種政策導向,實際上在連續虧損后,也是很多行業自下而上的一種反思和期待。沒有“反內卷”政策,那么這些行業走出來需要行業內落后企業死去一大批,通過自然優勝劣汰的方式回歸正常。現在在“反內卷”政策導向下,如果不允許地方政府再給這些企業輸血,那么會極大地加速這個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光伏行業政策信號的強弱與兌現節奏的變化,投資者對于光伏行業出清的波動起伏,也在資金流向中有所體現。行業規模最大的光伏ETF(515790),自6月23日之后連續5周獲資金凈流入,合計資金凈流入額達33.90億元,推動基金份額增長48.40億份,最高份額達到190.47億份,成為市場所有光伏主題ETF中僅有的規模超百億元的產品。但是7月23日之后,伴隨交易所一系列限制措施下,資金又出現持續凈流出,8月5日基金份額已經跌至165.65億份。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