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處于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破曉時刻”,量產元年已經開啟。
8月4日,A股主要指數全線走紅,上證指數收盤上漲0.66%,與軍工相關的軍貿概念、軍工信息化、軍民融合等指數漲幅居前。軍工題材股興圖新科、北方長龍、愛樂達、恒宇信通、金現代等收獲“20cm”的漲停板。
軍貿概念龍頭之一長城軍工(601606)漲停,封單達到8.06萬手。該股最新收盤價創歷史新高,年內累計漲幅達到2.3倍以上,最新A股市值突破280億元。
中航證券指出,當前,“十四五”規劃已步入收官沖刺階段,八一建軍節、“九三”閱兵等多重時間坐標的疊加,正推動軍工板塊迎來前所未有的格局重塑。在連續上漲后,部分資金或將短期獲利了結、落袋為安,板塊短期內或將面臨一定的波動壓力。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即將舉辦
8月8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即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啟幕。這場以“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為主題的盛會,不僅是對過去十年發展的總結,更是聚焦人形機器人產業跨越式發展關鍵之年的重要契機。
據悉,此次大會將有100余款新品在大會上首發亮相,數量是去年的近2倍。其中,50家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將同臺亮相,全方位展示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制造、醫療護理、家庭服務等多元化場景下的創新應用成果。
“自今年初以來,人形機器人頻頻火爆出圈,國內人形機器人企業訂單爆滿,彰顯了這一領域的廣闊發展空間。”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談道,過去十年間,我國機器人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形成了豐富的自有產品譜系,無框力矩電機、空心杯電機、行星滾柱絲杠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自主研發。
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應用迎來曙光
2025年以來,包括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云深處、傅利葉智能等多家頭部人形機器人廠商獲得戰略投資,較多人形機器人廠商在今年上半年收獲多輪戰略投資。上市公司亦在積極參與頭部人形機器人廠商的并購整合或技術合作。
民生證券認為,歷經多年發展及技術迭代,在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牽引以及人工智能(AI)技術深度賦能的帶動下,人形機器人已進入智能化發展階段。
萬聯證券指出,特斯拉、華為、Figure AI等科技巨頭在人形機器人行業的持續投入有望驅動行業迭代加速并不斷突破,人形機器人量產并實現大規模應用迎來曙光,商業化落地可期。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人力成本提升,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與日俱增,人形機器人有望形成一個新興產業,逐漸從B端走向C端,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近期,部分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透露人形機器人布局新進展。長盈精密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已與國內外多家人形機器人頭部品牌建立合作,并已有訂單進入量產。
中鼎股份旗下子公司安徽睿思博公司專注于拓展人形機器人部件總成產品相關業務,目前相關產線已經調試完成,正在進行試生產。
領益智造已與智元機器人、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強腦科技等海內外多家具身智能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并獲得了海內外人形機器人客戶的硬件訂單。
雙林股份已經成功開發出了人形機器人行星滾柱絲杠、靈巧手應用的滾珠絲杠、關節模組等產品,并已向數家客戶送樣,目前正在驗證階段。
祥源新材在人形機器人電子皮膚材料領域已有明確布局,相關產品已進入少量客戶送樣階段。
18只概念股凈利潤有望高增長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目前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概念股多達120只。從已經公布的業績數據來看,按照半年報、業績預告凈利潤下限(無下限則取公告數值)計算,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0%以上(含扭虧為盈)的有18股。其中,天奇股份、麥迪科技、埃斯頓、中京電子、愛仕達等凈利潤預計扭虧為盈。
在上一年同期盈利的基礎上,部分股票今年上半年有望實現高增長,包括瑞芯微、金力永磁、寧波韻升、瑞可達、美格智能等。
以瑞芯微為例,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為5.2億元至5.4億元,同比增長185%至195%。報告期內,因AI在端側應用發展的需求,公司旗艦產品與次新品帶領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各產品線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特別在汽車、工業控制、機器視覺及各類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持續擴張,為公司后續的滲透與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上述業績大增的人形機器人概念股中,今年以來機構調研頻次最高的是埃斯頓,累計獲調研23次。在最近1次接受機構調研時,公司表示持續發展具身智能技術,加大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的研發投入,關注機器人與智能化融合的實際應用價值與具體落地場景,進行機器人與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融合創新研究。
調研頻次較高的還有麥迪科技、金力永磁、震裕科技、智微智能、瑞芯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