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間,青島銀行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快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青島銀行經營規模、效益、質量穩步提升,繼續保持良好經營業績。
核心指標攀升,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從發展規模看,規模穩健提升。截至6月末,青島銀行資產總額達7430.2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69%;客戶貸款總額3684.0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14%;客戶存款總額4661.40億元,增幅7.9%,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
從盈利能力看,營收和凈利保持雙增長。截至6月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76.62億元,同比增長7.5%;實現歸母凈利潤30.65億元,同比增長16.05%,凈利增速顯著高于營收增長,凸顯精細化經營成效。
從資產質量看,持續向好。截至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12%,較上年末再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52.8%,較上年末提高11.48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夯實。
特色金融領跑,服務國家戰略
2025年上半年,青島銀行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找準定位,按照“專業提升、數智賦能、體系優化、特色驅動”的年度經營指導思想,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實現與地方經濟同頻共振。這不僅展現出該行自身強大的經營韌性和發展潛力,也為行業穿越周期提供了信心及路徑。
在科技金融領域,該行立足青島科技創新策源地優勢,構建“政銀企研”協同創新生態,科技金融貸款余額同比大幅增長,截至2025年3月末,青島銀行科技金融貸款余額達273.02億元。創新推出“知識產權估值+風險代償”雙輪驅動模式,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貸款全省全覆蓋,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綠色金融方面,青島銀行積極響應“雙碳”戰略,綠色信貸規模不斷提升,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截至一季度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達437.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已超17%,半年末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創新推出“綠色債券籃子”綜合服務方案,成功落地全國首單非金融企業美元計價“玉蘭債”,在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和跨境服務能力建設上取得重要突破。
作為深耕海洋經濟的特色銀行,青島銀行率先成立海洋經濟研究小組,建立藍色金融專項考核評價體系。以威海為試點打造海洋經濟特色,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海洋牧場+金融”特色服務模式,有力支持了海洋強國建設。一季度末青島銀行藍色貸款余額達192.05億元,增長14.44%。
此外,青島銀行綜合化經營成效顯著,特色化建設穩步推進。青銀金租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實體類業務占比大幅提升。同時,該行作為牽頭行落地了全國消金領域首單可持續發展掛鉤銀團貸款,托管業務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
品牌價值提升,社會責任深化
青島銀行在實現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持續深化品牌建設與社會責任實踐,將企業發展與社會價值創造深度融合。2025年上半年,該行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和深化公益實踐,實現了品牌價值與社會影響力的同步提升。
溫馨服務品牌不斷擦亮。“黨建引領·志愿先行”創新服務模式。上半年,“幸福鄰里”志愿服務隊舉辦志愿活動超270場,受眾人數約1.4萬余人,服務口碑在社區鄰里間進一步延展。
慈善公益事業持續推進。與山東大學聯合設立人文藝術基金,助力教育文化事業發展;聯合青島紅十字會舉辦微塵公益嘉年華,為低收入群體提供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彰顯法人銀行社會責任;與多個社區街道共建“健康社區”,拓展“幸福鄰里”品牌輻射范圍。
作為區域銀行的韌性代表,青島銀行再度入圍英國《銀行家》發布的2025年度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位列第270位;首次入圍《財富》中國500強榜單,位列第495位,成為山東省唯一上榜銀行;以362.36億元品牌價值連續九年蟬聯“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以區域深耕詮釋金融發展韌性。
青島銀行2025年上半年的亮眼業績,不僅是一份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更是其深耕區域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生動實踐。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該行以特色金融為筆,以科技創新為墨,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大文章中書寫了獨具特色的“青銀答卷”。(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