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黃劍波
2025-07-31 20:53
在政策鼓勵金融機構拓寬資金來源的大背景下,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渠道正從單一向多元化轉變,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和優化資本結構。
據統計,2025年開年至今,已經有杭銀消金、馬上消金、中銀消金、寧銀消金,以及海爾消金等7家消金公司,累計發行了12期金融債券,募資總規模達141億元。其中,馬上消金年內發行了3期金融債券,中銀消金、寧銀消金和杭銀消金各發行2期,成為發債較為活躍機構。
業內人士分析,2024年,消金行業金融債平均發行利率已經降至2.5%以下,相較于同業拆借、銀登中心資產收益權轉讓等融資方式,有明顯成本優勢,有利于消金公司優化資本結構。
消金公司密集開展融資活動,離不開政策層面的持續助力。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多次出臺政策,為包括消金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拓寬融資渠道,以發揮金融在提振消費中的支撐作用。
2023年10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通過簡化債券發行程序,將非銀機構非資本類債券發行從審批制改為事后報告制,為機構發債提供便利。
2025年6月,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大債券市場融資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消金公司發行金融債券,拓寬資金來源,擴大消費信貸規模。
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消金公司通過發債,不僅能有效降低融資成本,還能獲取中長期資金,這對于公司優化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降低流動性風險具有重要意義。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助于支撐業務可持續發展。(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