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瞬
7月25日,由證券時報主辦的第十三屆創業投資大會暨全國創投協會聯盟走進光明科學城活動在深圳市光明區舉辦。在會上,深圳市衛光生命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光控股”)副總經理舒欣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的光明科學城匯聚了眾多大科學裝置、科研院所和頂尖人才,創新成果加速涌現,已然成為創新濃度極高的創新策源地。
“光明區通過整合科研、產業、資本、政策等資源,正加快打造全球生物醫藥創新高地,為初創企業提供極具競爭力的發展環境。”舒欣說。
響應國家生物經濟戰略
作為一家定位為“生命科技產業綜合投資服務商”的企業,舒欣表示:“衛光控股是光明區委區政府搶抓生命科技產業戰略機遇、服務國家與大灣區發展大局的關鍵布局,是為發展生命科技產業而設立的專業化、市場化平臺型國有企業。”
舒欣透露,衛光控股的成立背景高度聚焦于三大核心需求。一是服務國家戰略與光明科學城使命。響應國家生物經濟戰略,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光明科學城)建設。二是構建區域創新生態重要平臺。針對光明科學城快速集聚的頂尖科研機構與早期項目,亟需專業化平臺型主體解決“融資難、轉化難、落地難”。衛光控股應運而生,承擔起整合資源、構建生命科技全生命周期服務生態的核心樞紐功能。三是落實區委區政府產業強區決心。生命科技是光明區打造“3+3+1”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支柱。成立衛光控股,是區委區政府培育生命科技產業集群的重要舉措,通過專業化、市場化國企平臺精準賦能產業聚集與升級。
在舒欣看來,光明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光明科學城匯聚了一批大科學裝置和高端科研平臺,為生物科技領域的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提供強大支撐。二是一流科研機構布局:深圳醫學科學院、深圳灣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究機構的落地,顯著提升了光明區在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領域的基礎研究能力,為產業創新提供源頭動力。三是完整的臨床資源配套: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深圳市光明區人民醫院等,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家門口”的轉化服務,從而加快研發速度。四是專業產業空間支撐:衛光生命科學園、銀星生命健康科技園等專業化園區,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高標準研發、中試及產業化空間,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需求。五是政策與產業協同優勢:作為深圳市“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區”,光明區將生物醫藥產業納入“3+3+1”重點產業集群,在政策扶持、資金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
發展勢頭強勁
自2024年6月實體化運作以來,舒欣表示,衛光控股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首先是專業化的投資布局。在產業投資領域,衛光控股牽頭或參與設立了3只基金,基金總規模達8億元,其中包括國內第一只生命科學孵化轉化基金——薄荷基金。“投資策略方面,聚焦創新藥、醫療器械、合成生物學及腦科學等前沿領域,立足光明科學城,捕捉全球創新趨勢,重點關注具備全球化創新能力和差異化的技術平臺以及具備明確診療定位、潛在未滿足臨床需求的項目,從而進行專業賦能,做到真正的價值發現及價值創造。”
其次是多元化的產業服務。產業服務方面,衛光控股積極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攜手行業權威機構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動。“我們攜手證券時報、亦弘商學院、深圳醫學科學院等頭部機構,打造‘學術會議+產業培訓+資本對接’等活動矩陣,為區內生命科技企業提供資源鏈接與融資通道。”
“與此同時,衛光控股充分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全面鏈接光明區的醫、教、研、產資源,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產業服務體系。我們以專業化、市場化的服務理念,為光明區生命科技相關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解決方案。”
最后是精準的招商運營。衛光控股將招商職能定位為“全生命周期價值管理”,精準篩選符合光明區生命科技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和企業。“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引進企業,更是打造‘光明系’創新聯合體——讓企業家敢創業、資本愿買單、產業能落地。例如,成功引進的達普生物,在入駐光明區后,迅速與區內多家合成生物企業及機構展開深度合作。”
打造一流生命科技產業投資服務商
在吸引初創生物醫藥企業落地方面,光明區同樣是下了“狠功夫”,提供了多項配套舉措。
舒欣表示,一是提供專業化的產業空間:通過建設生物醫藥特色園區,提供靈活、低成本的研發和生產場地,降低初創企業初期運營成本。二是設立全生命周期的產業基金:設立引導基金、專項產業基金,聯合社會資本為生物醫藥初創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助力企業快速成長。三是不斷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通過搭建CRO(合同研發組織)、CDM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等共享平臺,提供技術驗證、中試放大等關鍵服務,加速企業研發進程。四是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扶持體系:推出租金補貼、研發資助、人才安居等優惠政策,并建立“一站式”企業服務體系,簡化行政審批流程。五是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企業與中山大學、深圳理工大學等科研機構深度合作,開放共享科研設施,促進技術轉化和聯合攻關。
“未來,我們將根據深圳光明在生命科技產業的特色及優勢,通過三個方面進行金融賦能、價值創造和多元互補。”舒欣表示,一是錨定科學城創新源頭,強化早期硬科技布局。重點投資光明科學城大院大所衍生的突破性項目,覆蓋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合成生物、基因治療、AI醫療等前沿領域,補齊“科研—產業”轉化關鍵短板。二是撬動產業龍頭資源,推動集群升級。聯合市區國企、上市公司及鏈主企業,挖掘具備技術壁壘與整合潛力的優質標的,通過并購投資及培育本土領軍企業,打造產業升級新動能。三是構建創新轉化生態,吸引全球資源。設立全生命周期基金,提供專業的產業服務能力,強化項目招引與培育能力,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光明。
“我們希望通過以上三方面策略,推動衛光控股到2030年底,成為一個資產管理規模超百億的生命科技產業投資服務商。”舒欣表示,未來,衛光控股將繼續堅守初心,深耕主營業務,不斷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衛光控股將持續加大在平臺搭建、生態構建、人才匯聚等方面的投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各方資源,為光明區乃至整個生命科技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