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隨著財政部、民政部等部門公布2024年度部門決算,一年一度的中央部門決算公開拉開序幕。據統計,共有97個中央部門同日“曬”出年度收支“賬本”。
中央部門決算公開已進入第15個年頭。上一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支出花了多少錢?花到哪里了?花得好不好?都可以從各部門決算公開中找到答案。
打開自然資源部2024年度部門決算報告,去年其在一般公共服務、教育、科學技術等領域的支出一目了然。
記者查閱今年各部門公開的決算“賬本”發現,各部門均公開了收入支出決算總表、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等9張報表,更加全面、真實反映部門收支總體情況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當前,各個中央部門決算報告大約近百頁。部門公開的一筆筆錢,對應著政府的一項項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表示,中央部門通過公開收支信息,保障了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進一步提高財政透明度、打造“陽光財政”。
此外,政府采購支出情況今年連續第10年向社會公開,有力維護了政府采購公開公平公正。
績效評價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關鍵環節。今年中央部門績效信息公開范圍更廣、力度更大,更加推動“花錢必問效”。
全面開展單位自評——今年隨同中央決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項目績效自評表的數量增長到743個,比上年增加27個,更加充分地展示了預算資金的產出和效果,有利于促使各部門重視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推動改進部門評價——財政部持續推動改進部門評價工作,督促部門加大對重點民生支出和體現核心職責的事業發展類項目評價力度,原則上以5年為周期,實現部門評價重點項目全覆蓋。
積極推進財政評價——2025年財政部共確定55個項目開展財政重點評價,聚焦科技教育、產業發展、應急救災、公共服務等關鍵領域;選擇部分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報告,隨同2024年中央決算報告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參閱。
“今年提交的績效評價報告涵蓋教育、科技、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等多個領域,涉及教育部、水利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部等多個部門。”財政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說。
近年來,從“要我公開”到“我要公開”,中央部門決算公開更加主動,內容更加豐富,查閱也更加便捷。中央部門公開的決算信息除了發布在各部門官方網站外,公眾還可以通過登錄財政部網站“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專欄集中查閱。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央部門決算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是提升預算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健全現代預算制度的必然要求。“中央部門持續推進決算公開,具有引領示范作用,能夠有效推動全國預決算公開。”汪德華說。
老百姓過日子,總會想著怎么管好自家的“賬本”,國家亦是如此。各部門“賬本”越“曬”越細,將促進政府支出更加科學、規范、有效。
來源:新華社
責編:李丹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