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淡水泉創始人、首席投資官趙軍罕見發聲
中國基金報記者 任子青
7月25日,知名百億私募淡水泉投資舉辦交流會,淡水泉創始人、首席投資官趙軍罕見發聲。
回顧今年上半年整體市場情況,趙軍表示,上半年投資者風險偏好維持高位,內需、關稅等宏觀要素對市場的影響呈現中性收斂趨勢。市場機會方面呈現“啞鈴型”特征,一類是價值紅利類資產,另一類是新興成長類資產。
展望下半年,趙軍表示,主要看好三類結構性機會:一是優質中國資產的價值重估,二是中國優勢產業的全球化,三是科技自主可控。
上半年市場機會呈現“啞鈴型”特征
回顧今年上半年整體市場情況,趙軍表示,自去年9月24日以來,A股及港股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維持在相對高位,盡管指數整體波瀾不驚,但市場內部結構變化顯著,市場資金積極尋找投資機會。雖有內需、關稅、地緣沖突等宏觀事件形成短暫沖擊,但對市場的影響呈現中性收斂趨勢,說明市場對宏觀預期較為穩定。
趙軍表示,整體來看,上半年機會呈“啞鈴型”特征。一類是過去幾年表現較好的價值紅利類資產,但這類資產內部出現分化,銀行板塊“一枝獨秀”;另一類是新興成長類資產,這類機會呈現輪番表現態勢,年初機器人、AI算力表現較好,3月份之后,新消費、創新藥接力上漲。
對于今年上半年整個經濟運行情況,趙軍表示,首先,政府在穩經濟、穩增長政策方面持續發力,但居民和企業信心仍有待恢復;其次,從價格指數來看,股價企穩回升,但CPI、PPI及房價等指數尚未完全扭轉,經濟處于底部企穩的階段;最后,出口是過去一段時間經濟總需求的主要拉動因素,美國加征關稅對中國出口的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
構建了自上而下的中觀配置框架
過去兩年,基于不同經濟預期和風險偏好的市場組合,淡水泉構建了自上而下的中觀配置框架,提升對市場變化的適應性,與其自下而上的選股策略形成互補。
“過去在投研方面,淡水泉一直堅持自下而上的投資方法論,過去兩年我們通過自上而下的中觀配置框架和自下而上的選股策略做了一個結合,從而判斷四類大的機會方向。”趙軍說。
趙軍表示,以今年市場為例,在風險偏好抬升、經濟預期偏弱的情況下,有利于新興成長類資產的表現,短期追隨動量效應的投資策略也容易取得較好收益,中小市值股票表現占優。
趙軍還舉了另外一個例子,他表示,過去兩三年經濟預期弱且風險偏好低的情況下,紅利價值或者低波動資產則更容易獲得市場的青睞。
具體運用上,趙軍表示,“當我們自上而下判斷新興成長將會是接下來的主要投資方向時,我們產業組也會相應地在各自領域挖掘新興成長類的投資機會,投委會再去橫向對比各類機會的大小以及投資時機等。”
看好三類結構性機會
7月以來,主要指數向上突破,顯著提升了市場對下半年的樂觀預期。展望下半年,趙軍表示,主要看好三類結構性機會:
從基本面和估值兩方面來看,優質中國資產存在價值重估的機會,不僅有市場變化帶來的估值切換,也有中國資產吸引力提升后帶來全球資金增配的可能。從產業角度來看,優勢產業的頭部公司展現出很強的個股阿爾法,全球化趨勢下積極挖掘這類個股的投資機會。此外,看好中國科技自主可控的機會,關注“卡脖子”領域的國產替代機遇,以及伴隨AI技術突破帶來的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還會重點關注基本面邊際改善疊加增量政策帶來的機會,一些調整充分的經濟敏感類資產,如果有邊際改善預期或者增量政策,也可能成為股價的催化劑。例如,雅江水電站激發了投資者對國內經濟的改善預期,“反內卷”政策對低位資產的催化效應。
具體到投資板塊上,淡水泉下半年看好三大方向:一是泛消費領域,將圍繞消費新趨勢以及出海,持續挖掘機會;二是關注科技板塊,AI依然會是下半年重要的投資主線,包括海外算力、國產算力以及AI應用領域;三是汽車行業重點關注三個方向,即高端化、智能化以及出海。在新能源車產業鏈上,未來的機會將集中在少數頭部企業,腰部或尾部企業會面臨較大的壓力。從電池中游的材料,再到上游的資源品,中國新能源車產業鏈在全球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這種優勢短期內很難被顛覆。
在尋找機會的同時,也需要關注風險點。在市場風險方面,趙軍提到,一方面要警惕基本面改善滯后于市場樂觀預期,防止因漲幅過快而引發回調的風險;另一方面應關注外部事件沖擊所帶來的風險,保持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敏銳度,通過快速行動、快速反應以應對不確定性。
“投資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談及上半年投資錯失的機會,趙軍表示,淡水泉在進行市場復盤時,一般會通過組合歸因、實盤基金經理的組合以及市場呈現的機會進行分析。回顧來看,上半年淡水泉錯失了部分市場泛化的機會,例如3月份以后的創新藥,主要原因是對于部分領域仍存在認知差,短期定價與長期價值的平衡把握不足。
趙軍表示,下半年依然會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不斷完善投資團隊,更好地應對好下半年的市場。
校對:王玥
制作:艦長
審核: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