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最大規模芯片制造商之一意法半導體(STM.US)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當季公司總營收從上季度的25.2億美元小幅增至27.6億美元,環比實現10%的增長,同比下滑14%,該數據超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7.4億美元。
第二季度,公司錄得營業虧損約1.33億美元,虧損原因是該公司計劃精簡業務,計提了1.9億美元的減值和重組費用。若剔除重組和減值支出,意法半導體表示其營業利潤可達5700萬美元。此前,分析師平均預期其二季度營業利潤約5600萬美元。
目前,意法半導體大部分收入來自汽車行業,由于關稅擾亂了汽車市場,汽車行業正面臨全球貿易戰帶來的越來越大的壓力。談及經營情況,意法半導體表示,公司第二季度汽車芯片銷售額略低于公司預期,但個人電子和工業部門的收入有所增加。
該公司于2024年10月宣布了一項成本削減計劃,隨后由于行業持續低迷,該公司裁員約6%。
意法半導體成立于1987年,是由意大利的SGS微電子公司和法國Thomson半導體公司合并而成,采取全球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模式。公司的“芯片”被嵌入到前沿的創新設計中,并使其在各類產品中發揮出關鍵作用,比如電動汽車和遙控鑰匙、大型工廠機器和數據中心、清洗設備、硬盤、智能手機和牙刷等。
展望未來,意法半導體管理層預計第三季度總營收將為31.7億美元左右,意味著有望環比增長約15%,高于華爾街分析師們普遍預計的約31億美元。
近日,兩家汽車芯片大廠德州儀器、恩智浦接連公布今年第二季度財報,并對第三季度業績給出了相對保守的展望。
其中,德州儀器于7月22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為44.48億美元,同比增長16%;略超市場預期。
展望第三季度,德州儀器預計公司營業收入將在44.5億美元至48億美元之間。盡管分析師平均預期為45.7億美元,但部分預測高達48億美元。同時,公司預計三季度每股收益指引中值為1.48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50美元。
在業績電話會議上,德州儀器CEO Haviv Ilan表示:“關稅和地緣政治正在擾亂和重塑全球供應鏈。汽車行業的復蘇勢頭疲軟。”
另一家全球汽車芯片大廠恩智浦則于7月21日公布了2025年最新季報。
今年第二季度,恩智浦實現營收29.26億美元,同比減少6%,環比增長3%。當季,恩智浦車用芯片業務營業收入為17.29億美元,環比增長3%;工業與物聯網芯片營業收入5.46億美元,環比增長7%;行動芯片營業收入為3.31億美元,環比減少2%;通信基礎設施與其他產品營業收入為3.20億美元,環比增長2%。
展望第三季度,恩智浦預計公司營業收入區間為30.5億—32.5億美元。彭博社收集的數據顯示,盡管該區間的中點高于華爾街平均預期,但部分分析師此前預測這一數字會超過3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