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025“工業母機+”百行萬企產需對接活動在武漢舉辦,華中數控(300161)、華工科技(000988)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高端工業母機新技術和新產品。
華中數控推出的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能夠把指令域大數據、數字孿生全揉進數控系統,讓機床能自己感知、學習、互動。
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介紹,該系統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數控技術深度融合,構建了“一個智能底座,兩條數字主線,三個功能子系統”技術架構,使得機床更精、更快、更可靠。
運用該系統,華中數控與創世紀聯手,將手機粗加工效率提升了約10%;與江西佳時特聯合研制智能立式五軸加工中心,將精度提高到50%,智能故障診斷模塊達到具有三年工齡維修工程師的技術水平。
華工科技現場發布了國內首臺復雜曲面紋理激光刻蝕智能裝備,該產品首創一體化全反射曲面三維共形掃描振鏡技術和形狀自適應激光空間掃描刻蝕技術,讓激光能在空間任意曲面實現超高速共形掃描,實際加工效率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200%。
在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國產化的同時,該裝備達成了精度、效率、幅面三大維度的全面突破,可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制造、光伏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業的任意材料曲面加工。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表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產業正在快速興起,對工業母機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建立工業母機產業發展體制機制。
具體而言,謝少鋒透露,將持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好工業母機重大專項,支持重點用戶和制造企業擔任雙鏈主,支持重點用戶和企業以需求帶動母機迭代升級,系統提升產業基礎能力。
同時,構建先進的產品研發體系。加強標準引領,支持企業建立生產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發格局,建立迭代技術發展思路,總體形成不斷優化梯次發展的產品體系。
“還要大力培育優質市場主體。”謝少鋒補充到,培育一批具有生態引導力的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戰略合作,打造世界級工業母機產業集群。開展工業母機創新成果推廣,持續推動應用型開放場景,加速國產工業母機的迭代進程。
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在會上指出,人工智能將給工業母機帶來歷史性變革,下一階段的方向是智能數控機床,主戰場是高質量數控機床和產線。未來十年將是我國智能數控機床發展關鍵期。
在隨后由華中數控舉行的產融對接專場活動上,中咨資本相關負責人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耐心資本”的持續投入。通過政策性資金、產業基金、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工具,可為工業母機企業提供穩定的資金保障,助力其攻克技術難題。
國家開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2008年以來國開行累計發放工業母機行業貸款超200億元,重點支持了通用技術集團、秦川機床等企業的研發與產能建設。未來該行也將聯合工信部深化產業鏈服務,提供定制化服務,推動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