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即將迎來開市六周年。
在科創板開市六周年之際,多位券商負責人與上市公司掌門人紛紛發聲,為科創板的未來發展送上殷切祝福。在他們看來,科創板這塊改革“試驗田”已成為硬科技企業綻放光芒的舞臺,相信未來科創板能逐步培育出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領軍者。
國泰海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健:
7月22日,科創板迎來開市六周年。在六年時間里,作為注冊制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在鼓勵支持“硬科技”企業發展、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期,科創板改革“1+6”措施配套規則落地,以設置科創成長層為抓手,以重啟第五套標準和動態分層管理為切入點,通過增強對未盈利科創企業的包容性、優化審核機制以及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在進一步聚焦“硬科技”,為科技創新企業開辟專屬通道的同時,兼顧投資者保護,持續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精準度,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企業進入了系統化、精準化的新階段。
未來,科創板定將在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中,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創新的機制,更有力的政策,吸引和培育更多優秀科創企業,推動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深度融合。
申萬宏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健:
自2019年7月科創板開市以來,科創板在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及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
科創板包容性的制度設計,為更多中國“硬科技”企業打開了嫁接資本市場的大門。科創板放寬了市場準入,靈活地采取多套上市標準,實質性降低了企業上市的門檻,引導市場資源向優質科創企業集聚。
科創板作為注冊制改革的“試驗田”,極大推動了資本市場的系統性制度改革。科創板在設立之初便引入戰略投資者跟投制度,近期又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有利于發揮專業投資機構在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價值發現能力方面的作用。
近期證監會發布科創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重啟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并擴大適用范圍,將進一步提升科創板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性和適應性。未來,隨著科創板制度的完善,將有越來越多的優質科技創新企業直接選擇在境內上市或境內境外多地上市,讓我國投資者直接分享中國科技創新的紅利。
國金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冉云:
自開市至今,科創板已穩步運行六周年!六年來,科創板充分發揮了支持科技創新和制度“試驗田”的重要使命,板塊內新質生產力集群協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公司占比超八成,成為資本市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排頭兵。
如果說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來是“摸著石頭過河”,那么科創板經過六年的發展,已經可以被稱為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相信未來,科創板市場在支持“硬科技”發展、推動經濟創新轉型中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科創板將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持續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賡續動能!
國聯民生董事長、總裁葛小波:
六載風華,科創板從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成長為科技創新的“新高地”,見證并推動了中國科技產業的飛速發展。
六年來,科創板以“穩”筑基,從理念創新到機制實踐,著力構建與科創企業成長特征相匹配的制度體系與市場生態,助力科創企業走好走實高質量發展之路。特別是今年,通過設立科創成長層、重啟“第五套標準”、試點IPO預審機制等制度創新,科創板顯著提升了資本市場對科技企業的包容性,為具備核心技術但尚未盈利的高成長性企業開辟了重要融資渠道。
展望未來,科創板將踏上高質量建設新征程。我們相信,科創板將繼續賦能我國科技創新企業破浪前行,為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國家發展和安全提供更多戰略支撐。
招商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達:
科創板六載春秋,始終以包容性土壤滋養核心技術突破,以制度活水灌溉實體經濟。從試點注冊制起步,科創板持續推動交易、退市、再融資等關鍵環節的制度創新,使得科創企業上市更加便利、可預期度更高、發行定價更加自主。從首批25家拓荒者,到如今589家公司集結,科創板培育出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多個科技前沿領域的創新矩陣,這塊改革“試驗田”已成為硬科技企業綻放光芒的關鍵舞臺。
展望未來,科創板正在推動設立科創成長層。科創成長層將重點服務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對未盈利上市公司進行差異化統一監管,兼顧了發展和安全,體現了我國資本市場日益增長的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是國家堅定支持科技創新的關鍵一招。相信科創成長層能夠逐步培育出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領軍者,構筑新生態。
海光信息總經理沙超群:
正逢科創板開市6周年,海光信息也即將上市滿3年。得益于科創板豐沃的投融資土壤以及政策工具箱,海光信息近年來不斷在公司治理能力、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和經營能力上取得顯著進展。基于卓越性能、主流生態、安全可靠、自主迭代等產品優勢,海光芯片已廣泛應用于云計算、大數據處理、AI等商業場景。從市場化運營成果來看,海光芯片已占據國內高端計算、智能計算市場頭部份額,在能源、金融等關鍵行業,以及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礎設施中大量應用,不僅有效緩解了國產高端算力需求壓力,也成為千行百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計算引擎。
海光在芯片市場取得的長足發展,離不開科創板平臺的長期賦能。隨著“科八條”“1+6”等改革舉措落地,監管政策正向激勵持續強化,為科技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技術協同創新以及加速產業整合提供了有效指引和制度保障。
作為科創板改革的受益者,我們期待未來能夠看到更多普惠實用的政策工具支持,也衷心期望科創板“硬科技”底色歷久彌新,為中國科技企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中控技術董事長、總裁崔山:
科創板上市對公司而言是里程碑式的跨越,上市以來,公司深切感受到資本市場賦能科技創新的動力。上市后,公司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支持,為技術研發和前沿探索注入了源頭活水,得以在AI、機器人等領域持續投入,加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研發,鞏固了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為契合科創板的規范要求,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完善,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顯著提升,這為長期健康發展筑牢了根基。
更重要的是,科創板為公司提供了展示創新實力的舞臺,贏得了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品牌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如今,公司在化工、石化等關鍵行業的市場份額穩步擴大,“用AI推動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使命愿景也更加清晰,形成了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
回望科創板六周年,它作為改革“試驗田”的價值有目共睹。展望未來,期待科創板能持續優化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機制,在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更精準地賦能,進一步暢通科技企業的融資渠道,助力更多企業實現技術突破。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入,科創板將培育出更多引領全球的科技創新企業,推動中國制造業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
百利天恒董事長朱義:
自從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以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已走過六個年頭。作為注冊制改革的先行者,科創板進一步加大了對于優質未盈利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顯著提升了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與支持力度。得益于制度突破,百利天恒在尚未盈利階段即實現上市,為我們聚焦腫瘤治療領域創新藥物的研發、推動和跨國藥企的國際化合作提供了關鍵支撐。此外,公司也正在積極響應“科創板八條”政策,作為“輕資產、高研發投入”創新藥企業,于今年啟動了A股定增,擬募集資金計劃全部用于創新藥研發項目。
未來,我們期待科創板改革能進一步優化未盈利企業的持續監管機制,豐富多樣化的再融資工具,強化對長期研發型企業的估值引導,提升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耐心與韌性,助力更多像百利天恒這樣的創新藥企業在全球創新藥領域實現引領地位!
澤璟制藥董事長、總經理盛澤林:
7月22日,科創板將迎來開市六周年,非常值得祝賀!澤璟制藥作為科創板首家以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創新型企業,于2020年1月23日登陸科創板。上市后,公司合理使用募集資金,加快推進公司新藥項目的研發,全面布局新藥產業化、商業化銷售和國際化合作等領域,已經成功實現3個新藥產品獲批上市銷售,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增長。同時,公司注重未來規劃和發展,建立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后續產品管線,新藥研發成果多次登上國際學術舞臺,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承載著我國資本市場探索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科技創新路徑的重要責任,近期設置的科創板成長層、重啟第五套上市標準并擴大適用范圍等科創板“1+6”改革細則的出爐,更是為這一責任的實現提供了重要支撐。我們期待未來科創板能夠繼續深化改革,支持更多優秀的科技型企業成長和發展,為我國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發揮重要作用。
拓荊科技董事長呂光泉:
科創板開市六周年是中國資本市場支持硬科技企業的重要里程碑。對拓荊科技而言,登陸科創板是公司發展的“加速器”。上市前,我們作為半導體薄膜沉積設備領域的開拓者,面臨研發投入大、資金需求緊張的挑戰;上市后,借助科創板平臺與資本市場支持,公司突破了發展瓶頸,駛入成長快車道,上市首年就實現盈利,且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上市三年以來,我們將首發上市募集資金精準投向研發和產能建設,持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在PECVD、ALD、Gapfilll等核心產品上實現技術迭代和性能躍升,量產規模持續擴大。
科創板作為改革“試驗田”意義重大。設立科創板成長層、重啟第五套上市標準等政策,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助力加快技術研發和創新產品商業化,將使資本市場更好地適應科技型企業盈利周期長、研發投入大的特點。期待未來科創板繼續深化改革,吸引更多優質科技企業上市,加速培育具有行業競爭力的科技領軍企業,同時進一步優化對科技企業的估值定價機制,拓寬長期資金入市渠道,讓真正的硬科技企業獲得更精準的資本支持。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