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陪同、無需提前取號、無需排隊,直接帶您進銀行找經理,確保辦理成功。”吳先生(化名)在社交平臺中咨詢赴港開銀行卡的問題,隨后他收到自稱是“香港開卡中介”發來的信息。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隨著暑期檔到來,赴港“開銀行卡”和赴港旅游一起升溫:內地存款利率下調后,持續有“存款特種兵”赴港定存或購買理財。在此催化下,各類聲稱“包過”“‘保姆級’陪同”的中介服務也嗅到商機、借勢而起。
“包過”,收費達千元
“總收費是1500元,月底沖業績,可以再優惠100元。”吳先生向券商中國記者展示的聊天記錄顯示,6月底,一名開卡中介聯系他,表示收費1500元可幫助其開立匯豐銀行個人賬戶,繳費后,他無需提前預約、現場取號,并會有專人帶其至線下開戶;需先繳費,若不成功,再退款。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提供“赴港開銀行卡”服務的中介十分活躍,記者在社交平臺中以用戶身份咨詢赴港開卡、香港銀行卡等相關內容,不到一小時,便有數位中介聞訊而來,提供相關服務和報價。
“中銀香港是1000元/人,需要提前兩天預約。”中介王女士表示,其提供的中介服務可以為客戶節省預約取號、排隊、資料準備的時間,提高辦事效率。由于不少客戶赴港次數不多,對語言和環境較為陌生,開卡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其都可隨時解答,若顧客有需要,他們還可以“協助開通境外券商賬戶”。
據了解,不同銀行對于內地居民赴香港線下開立銀行賬戶各有預約要求。以中銀香港為例,該行手機銀行支持提前7天預約線下開戶。
匯豐銀行則在6月10日出臺新規定,更新后,匯豐香港不再支持線下辦理“匯豐One”賬戶開戶服務,而線上開戶不受影響。工作人員表示,匯豐卓越理財賬戶開戶不受此限制,內地客戶可先嘗試在香港通過匯豐香港APP線上申請注冊匯豐One賬戶開戶,若線上申請不成功,則需要線上預約后前往分行處理。
香港一銀行工作人員告訴券商中國記者,2024年以來,內地居民赴港開戶的熱度不斷,由于內地存款利率歷經多次下調,相比之下,香港定期儲蓄與理財產品利率存在優勢,吸引不少投資者購買。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香港認可機構存款總額和美元存款分別實現7.09%和14.24%的增長,其中,美元存款增速創近8年新高。
線下分行人頭攢動
內地存款利率破“1”、港股行情向好,投資者將目光投向香港后,在港從事保險銷售的工作人員也成為開卡中介的“常客”。
香港某保險工作人員李小姐告訴記者,“交保險保費”“投資港股”等理由都是正當的開戶用途,但銀行開戶預約號難搶、或是客戶資料填寫不當等,均會導致線上開戶失敗,為了保證保單正常生效,李小姐經常尋求開卡中介幫助。
“有首次來港購買保險的客戶需要開卡,沒有提前預約銀行,我找中介要當天的銀行名額,對方要價2000元。”李小姐表示,還有部分內地客戶姓名為兩個漢字或常見名,該情況若在線上申請,很大概率擊中曾有不良記錄、在“黑名單”上的重名者,同樣會被拒絕,需預約至線下再辦理。
“中介很大程度上是賺‘信息差’的錢。”吳先生表示,自己在咨詢開卡中介后并未預約服務,而是自行前往香港的銀行開卡,他發現,內地居民在香港開卡所需資料和途徑并不復雜,如中銀香港的線下分行有較為詳細的開戶指引。此外,匯豐One賬戶可在入境香港后在該行APP線上申請,“資料齊全,就不需要專人帶至銀行開戶”。
工作日下午,中銀香港分行大廳內,多人正等待開卡/受訪者供圖
不過,吳先生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即使匯豐銀行、香港中銀均可線上開戶,多家線下分行依舊人頭攢動,不少沒有網上預約的顧客,早早得就到分行現場取號辦理開戶。渣打銀行、恒生銀行的大廳中也有許多內地客戶。
“有些客戶不熟悉線上操作、怕線上被拒絕、或是想要當場拿到實體銀行卡,就會想要直接來線下‘碰碰運氣’。”中銀香港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部分分行每日仍有約50—60個名額可以現場開戶,具體需以當日辦理時效為準。
“我下午拿的號是50多號,最后等了大概一個半小時。”吳先生說,自己備齊通關憑證、內地社保記錄、信用卡賬單、投資記錄等資料后,順利在當天拿到了中銀香港的實體卡片,“當天沒通過中介,辦了匯豐和香港中銀兩張卡。”
中間環節暗藏風險
事實上,香港開戶潮以來,多家商業銀行均發布過中介服務相關的風險提示。
以匯豐銀行為例,匯豐香港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提醒,如需開戶,客戶可提前于匯豐官方網站或匯豐香港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會面,或選擇透過HSBC HK App手機自助開戶,費用全免,請勿向任何第三方透露敏感個人資料,或經中介開立賬戶。
匯豐銀行線上開戶成功界面
“我們銀行現在對內地居民開卡審核是嚴格的,特別是部分中介多次帶客人來開戶,我們很可能會拒絕為其開戶。”中銀香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不法中介隱瞞客人的真實開卡用途、或使用非真實的個人資料,背后暗藏詐騙及洗錢的風險。
“輕信中介的‘包過’,不僅有可能損失錢財,還有可能背負法律風險。”該工作人員再次提示,客戶無需通過中介開戶,正常開戶無需繳納費用。
除此之外,業內人士指出,不少“存款特種兵”被香港存款利率吸引,赴港開戶儲蓄,購買美元或港幣定期存款,其中的匯率以及資金跨境監管風險不容忽視,“近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若美元走低,即使定存存款利率高,換匯后的收益仍可能不如預期。”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