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把脈】培育住房租賃市場要有精細化供給思維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李宇嘉2025-07-08 06:56

又是一年高校“畢業季”,租賃市場開始熱鬧起來了。據報道,廣州的黃埔區靠近天河、越秀等就業密集區,也是新興產業集聚區,該區科學城、蘿崗等近年來落戶了不少科技型企業,成為畢業生租賃的首選地。

6月份,黃埔區有70%的房源租給今年剛畢業大學生。據中介小哥講,優質房源發布出去后,一兩天就一搶而空。筆者把這則消息告訴單位新畢業的大學生,他們說現在租金比較低、賣相也不錯的房源很少,要么是租金高(超過3000元/月)的長租公寓、私人業主商品房,要么就是賣相很差(主要是采光通風、戶型或裝修等較差的樓梯老破小),適宜的房源很少。

最后,他們多數選擇幾個人合租一套商品房,等日后工資積攢夠了再單獨租一套。但其實算下來,合租的平均租金更高了。只不過,每個人的租金負擔下降了,住起來還算舒適,只是公區無人打理。從意愿來講,這些90后、00后們想租“一房一廳”的戶型,私密性更好、舒適度更高,還不受打擾。工作穩定的話,自己也愿意長租下去,甚至花錢置辦一些簡易家具。

事實上,這類房子太少了。但同時,調研也發現,市場上空置待租的老舊住房、商辦類公寓等又非常多,很多業主抱怨“降租金”也租不出去。筆者認為,主要問題在于供求不匹配,有的室內裝修或配置、衛生狀況、公共配套、通勤可達性方面存在硬傷,有的安全感、體驗感較差,有的后期管理不到位,有衛生或安全問題,導致一邊長期空置無人問津,一邊是租不到房。

不久前,筆者到內地某四線城市調研。這里房多人少,照理說租賃市場乏善可陳。但調研一圈兒下來,發現細分的租賃賽道很活躍。比如,這個城市近年來重視創文創衛,吸引了大量的環衛、園林養護工人。經盤問后才知道,這些人很多都租在小區地面上的“車庫里”。業主把車庫卷簾門改成房門,地板上搭一張簡易的床,就可以租出去了,一年租金大概7000-8000元。

租這類房子的,一般都是中老年打工人群,兩口子居多,算上在公交、家政、餐飲店打工的配偶,這個人群數量在1000人左右。對于一個只有20萬人左右的城市來說,這個規模不小了。另外,一家200多人的餐飲連鎖店,80%的是服務人員、配餐人員、廚師等人群,多數人租在樓上商鋪改的簡易房源中,8平方米租金約600-800元/月,盡管便宜,但有消防風險。

這幾個案例中,共性的問題是,被調研的租客都對當前的租賃狀態不滿意。就其影響來看,往小了說,普遍不愿意在房間里、客廳里添置生活設施,租賃日子得過且過;往大了說,覺得很難在城市里扎根,上面那些中老年租客,大多要告老還鄉,年輕人則面臨未來的搬遷預期。無論是對各地引進和留住人口,打造細水長流的內需和消費動力來說都是不利的。

但同時,無論哪個城市,都有大量空置房源,各地租金已連續下跌4年了,很多地方還在絞盡腦汁地“去庫存”。筆者認為,新時期的住房管理,該要徹底換思路了。從住房選擇來看,大多數城市租房、買二手房、買新房已是三分天下了,熱點城市租賃依然占主導。對廣大年輕人來說,租賃(或長租)是再自然不過的居住形式了:先租著,等收入能支付了再買房。

從調研看,并非不切實際地租或買高品質的房子,而是有適宜的租賃面積、適宜的租金、衛生環境尚可、沒有嘈雜打擾休息、樓棟有管理員、消防等隱患降到最低、設施壞了及時修理、樓下有通勤公交等,但滿足這些條件的并不多。本質上,供給端太注重物質空間,但基于租賃需求的服務和管理嚴重缺失,后者才是當下關注的焦點,畢竟租賃也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目前來看,制約供需匹配的主要因素是“算不過賬”,即租金覆蓋不了成本。但事實上,無論是老舊住房、商辦公寓等,都存在嚴重過剩問題,招商引資或銷售出去基本無可能。針對不同租賃需求做供給側改革,更多是服務和管理到位,打造有秩序的供給,其帶來的不僅是盤活存量資源的效果,更是降低城市化成本、扎根成本,培育本地可持續內需和住房發展的基礎。

本版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責任編輯: 楊國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人成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