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副熱帶高壓北抬,近期北方地區開始進入雨季。2025年7月1日,水利部專題會商部署主汛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指出,7月1日起我國已全面進入主汛期。
據水利部網站消息,7月1日上午,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主持專題會商,視頻連線水利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遼水利委員會和太湖流域管理局,分析研判7-8月全國汛旱情形勢,安排部署主汛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
據預測,今年7-8月,全國總體呈現“北澇南旱”格局,北方洪澇偏重,局地暴雨洪澇事件多發重發,有較強臺風北上影響北方地區,災害風險偏高。黃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海河流域漳衛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松遼流域遼河渾太河和松花江吉林段等可能發生洪水;有4-5個臺風可能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長江流域中游洞庭湖鄱陽湖水系、浙江錢塘江和福建閩江、新疆中北部等可能出現階段性干旱。
央視新聞7月1日報道,中國氣象局天氣分析師周麗賢表示,根據目前的天氣形勢,今后幾天副熱帶高壓將會明顯的加強西伸北抬,從廣東到山東都在它的控制下,導致北方的雨季提前開啟。整體來看,預計七月上旬我國的主雨帶將位于副熱帶高壓的西側和北側,會使得像西南地區到華北、東北一帶降雨偏多。
報道稱,預計今后十天,云南、四川、甘肅、陜西、山西、河北、天津以及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這些地方多降雨,不僅雨日多,而且累計降水量也會比常年同期偏多。局地的累計降水量具有一定的極端性,所以需要防范城市內澇,以及山區需要防范山洪,還有地質災害的發生,海河流域也需要做好防汛準備。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大江大河水情總體平穩,中小河流洪水頻發,給防汛工作帶來一定挑戰。據介紹,今年入汛以來,中小河流洪水頻發重發。廣西、廣東、湖南、貴州等22個省級行政區共有31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大部分為中小河流,40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8條河流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貴州都柳江發生特大洪水。
李國英要求,即日啟動主汛期“周會商+場次洪水會商”機制,全面落實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加密、滾動、超前、精細做好雨水情監測預報,突出抓好山洪災害防御,超前精細預報預警,確保人員不傷亡。抓好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及時清除河道行洪障礙,提前撤離危險區人員。強化汛限水位監管,病險水庫原則上一律空庫運行,預置搶險力量、料物和設備,及時發現、科學處置險情,確保水庫不垮壩。
李國英還要求,要高度關注冰川堰塞湖潰壩險情防御,加強高風險冰湖監測,全面掌握下游人員、重要基礎設施分布情況,精準做好潰決洪水影響分析并做好洪水演進傳導預報,提前做好人員轉移避險和防范應對措施。做好城市外洪內澇防御,落實“拒、繞、排”措施,有效抵御外洪進城,暢通骨干排水通道,全力排泄澇水,嚴防內澇風險。同時,做好抗旱保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