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出現“新力量”。
據券商中國記者多方采訪了解,與前兩批試點多為大型險企不同,第三批試點參與機構有望新增多家中小保險公司。參與試點的險資機構在數量和類型上實現新突破的同時,險資參與試點的模式也將有所創新。
5月7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將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試點范圍,近期擬批復600億元,為市場注入更多的增量資金。這宣告了長期投資試點的第三批開啟,待這600億元批復后,險資長期投資試點規模將增至2220億元。
第三批試點新增多家中小險企
據券商中國記者多方采訪了解,第三批600億元的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的機構正在陸續獲批。
其中,中郵保險及中郵保險資管獲批參與試點,規模100億元。
此外,第三批試點參與機構還有望新增多家中小保險公司。例如,中匯人壽,以及農銀人壽、交銀人壽等總部在北京和上海的多家銀行系險企。這些中小機構的資產體量也均在千億以上。
國壽資產此前表示,擬聯合相關機構共同發起設立鴻鵠志遠(上海)私募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三期(簡稱“鴻鵠基金三期”),已于5月13日獲得金融監管總局批復。國壽資產和相關機構將盡快推進鴻鵠基金三期落地相關工作,實現中長期資金盡早入市。
券商中國記者多方了解到,鴻鵠基金三期的獲批金額為400億元,其意向出資方既有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也有前述的多家中小險企。
中小險企“搭車”參與的新模式
和前兩批相比,第三批試點將出現私募基金管理人與私募基金出資人來自不同險資系統的新情況,即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第三方保險資金。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上述多家中小險企意向投資的鴻鵠基金三期的管理人為國豐興華,國豐興華由國壽資產和新華資產共同出資成立。
此前,無論是第一批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還是第二批各保險公司,均為相關險企聯動同一系統內保險資管公司設立私募證券基金。如泰康人壽和泰康資產,太保壽險和太保資產,陽光人壽和陽光資產等。
據記者在采訪中了解,第三批試點出現險資私募基金跨系統募資的新模式,有多重原因。
一方面,多家中小保險公司旗下沒有保險資管公司,因此希望在其他保險資管公司發起設立的私募基金上“搭便車”,進而享受到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的政策。
另一方面,有部分中小險企雖然有系統內保險資管公司,但綜合考慮試點申請和私募基金的管理運營,認為專門成立私募基金公司并管理資金的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傾向于投資既有保險系管理人的私募證券基金。
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險資開展長期投資處于試點階段,監管部門在保險公司資格審查上相當嚴格,險企本身資質要過硬,對于中小險企而言,“搭車”方式或有利于提高參與試點的效率和成功率。
據了解,設立私募基金公司的成本在千萬元以上。例如,根據金融監管總局的批復,泰康資產運用自有資金1000萬元全資設立泰康穩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同時還有治理成本。根據監管部門要求,保險資管公司在投資私募基金公司及其后續經營管理過程中,要建立并完善與私募基金公司的風險隔離、關聯交易管理等制度,切實防范風險傳遞和利益沖突。
對于保險資管公司而言,則迎來了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管理第三方資金的業務新機遇。
三批增量資金漸次落地
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指的是保險公司出資設立私募證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級市場股票,并長期持有。
首批試點于2023年10月獲批。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作為首批試點機構,各出資250億元,設立規模500億元的公司制基金,即鴻鵠志遠(上海)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簡稱“鴻鵠基金”)。鴻鵠基金于2024年3月4日正式啟動投資,截至2025年3月初,500億元已悉數投資落地。
第二批獲批試點的保險公司有8家,規模合計1120億元。其中,今年1月,太保壽險(200億元)、泰康人壽(120億元)、陽光人壽(200億元)及相關保險資管公司獲準以契約制基金方式參與試點,開展長期股票投資,規模合計520億元。3月初,人保壽險(100億元)、中國人壽(100億元)、太平人壽(100億元)、新華保險(100億元)、平安人壽(200億元)等5家保險公司獲批開展試點,規模合計600億元。
目前第二批試點機構均有不同進展。其中,泰康資產發起設立全資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的申請已于4月中旬獲得金融監管總局批準,目前泰康穩行(武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在基金業協會備案。另據券商中國記者此前了解,中國太保設立私募基金公司相關申報材料已經報送金融監管總局。
5月16日,陽光保險公告,董事會當日審議通過,子公司陽光資管擬發起設立全資子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并由基金管理人發起設立陽光和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子公司陽光人壽擬出資200億元投資該基金,占基金發售份額的100%。
新華保險5月22日公告,該公司當日簽署《國豐興華鴻鵠志遠二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國豐興華將發起設立國豐興華鴻鵠志遠二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暫定名,簡稱鴻鵠基金二期),基金成立規模為200億元,新華保險出資100億元認購。
其他試點機構也在緊鑼密鼓地從架構、流程等方面推動試點落地,推進私募證券基金設立及投資工作。
在第二批加快投資進度的同時,第三批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已經啟動。待第三批600億元全部批復后,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的金額將增至2220億元。
據介紹,鴻鵠基金三期將秉持市場化、法治化和“長錢長投”原則及方案框架,堅持保險資金長期資本屬性,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理念看待資本市場大勢,投資并長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健、股息相對穩定、股票流動性相對較好,且具備良好股息回報的大盤藍籌公司股票,進一步減少股價短期波動對保險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促進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投資收益。
政策推動險資與市場良性互動
據券商中國記者此前采訪了解,大中型和銀行系保險機構積極參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一方面是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在于,長期投資試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險資入市投資的堵點卡點。
目前,大型險企以及銀行系險企大多已執行新保險合同準則和新金融工具準則,新準則下,權益類資產均以公允價值計量,分類為TPL(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資產的波動直接體現到當期利潤中,利潤表現與資本市場關聯性更高,受市場波動影響明顯加大。
而在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中,相當重要的一點是,試點權益法核算、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資產計量等會計計量方式,有助于降低權益市場波動對保險公司利潤表的影響。
此外,據了解,入市的險資私募證券基金享有配套優待政策,包括償付能力因子七折,豁免計入權益類資產比例等。
研究機構認為,在緩解保險公司利潤波動的同時,長期投資試點有助于保險公司提升權益投資并實現長期投資,發揮保險資金的市場穩定器作用,有利于資本市場穩健運行,實現保險資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除了前述公司,還有多家保險公司有意參與申請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