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介入俄烏沖突后局勢生變。他與普京、澤連斯基通話,三方同意繼續談判,但在核心問題上無甚進展。現有局面下,分歧難解,博弈仍將持續。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介入俄烏沖突以來,俄烏局勢發生了重大轉變。
當地時間5月19日,特朗普先后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了通話,就俄烏停火談判等問題進行了溝通。三方同意繼續俄烏談判,但在領土和撤軍問題上未有進展。
當地時間21日,俄烏雙方在多地交火,俄方稱攔截多架襲向莫斯科的無人機,烏軍則襲擊俄境內目標。當地時間22日,普京在與政府成員進行線上會議時表示,俄軍正在俄烏邊境沿線建立安全緩沖區,相關工作正在進行。
分析人士認為,鑒于相關各方立場差異巨大,美國無法拿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案,短期內俄烏恐難實現停火,各方仍將激烈博弈。
圖片來源:IC
三方通話
5月19日,特朗普先與普京通話,這是自特朗普重返白宮后與普京的第三次通話。在今年的2月12日和3月18日,特朗普兩次與普京就烏克蘭局勢進行通話,均討論了和平與停火的必要性。
俄美雙方都對此次通話作出積極評價。普京在通話后表示,通話“內容很豐富且相當坦率”,“非常具有建設性”。俄羅斯方面的立場是明確的,應當消除沖突的根源,即北約東擴對俄羅斯安全構成的威脅。俄方贊成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但應確定更有效實現和平的方式。
普京指出,俄羅斯“準備與烏克蘭方面就未來可能的和平協議備忘錄展開工作,明確若干立場,例如解決原則、可能達成和平協議的時間等”。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說,此次通話“基調和氣氛都非常好”,“俄烏將立即啟動旨在實現停火的談判”。他還稱,俄方表示希望在俄烏沖突結束后與美開展大規模貿易,他贊同這一想法。
隨后,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通了兩次電話,其中一次為單獨對話,另一次有部分歐洲領導人加入。
澤連斯基在通話后的簡報會上表示,他在第一次通話中強調了三點關鍵訴求:必須實現停火、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及美國“不要在沒有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對與烏克蘭相關事宜作出任何決定”。此外,烏方不會在領土問題上妥協,不會從其領土撤軍。
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可以按照普京的說法,先簽署一份備忘錄,之后再簽署一項協議從而結束全面沖突。他指出,在收到俄羅斯就備忘錄提出的建議后,烏方將能夠確定自己的立場。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5月20日表示,他預計俄羅斯將在數天內提出與烏克蘭停火的大綱,以便華盛頓評估莫斯科是否對實現和平持認真態度。
5月21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烏和平協議備忘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俄烏兩國進一步談判的地點尚未決定。目前,俄羅斯正努力落實與烏克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達成的千名戰俘交換協議。
和談難度大
目前,俄烏在停火與和談問題上的立場并未因特朗普的幾通電話發生改變。
就在打電話之前,5月16日,俄烏雙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直接會談,雙方就互換1000名戰俘達成共識,同時“原則上”愿意繼續接觸和談判。
不過,烏克蘭政治專家費先科指出,本輪談判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意料之中,但兩國談判進程得以繼續,仍是雙方實質性磋商邁出的艱難一步。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說,這次談判“朝著和平解決沖突邁出一步”,但期望談判立即取得重大突破并不現實。
5月18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戰報稱,過去24小時,俄軍在蘇梅、哈爾科夫、頓涅茨克、扎波羅熱等方向擊退烏軍多次進攻并發動攻勢。俄防空部隊擊落烏軍75架無人機。此外,俄軍還打擊了139個區域的烏克蘭軍用機場基礎設施、彈藥和燃料庫等目標,并控制了頓涅茨克地區的博加特爾定居點。
同一天,烏克蘭空軍通報稱,自17日16時到18日8時,烏克蘭遭到俄軍273架無人機的襲擊,其中88架被擊落。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通報稱,當天前線地區共發生70次戰斗,俄軍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發動25次進攻,其中22次已被烏軍擊退。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研究員王思羽撰文指出,俄烏雙方在核心訴求上存在巨大分歧。俄羅斯堅持要求烏克蘭承認其對克里米亞及東部四州的控制,承諾不加入北約,并大幅削減軍事力量,以換取停火。反觀烏克蘭,則堅決要求恢復1991年邊界,收回所有被占領土,并將加入北約作為國家安全基石。雙方目標針鋒相對,幾乎沒有妥協空間。俄羅斯視烏克蘭的中立化與其地緣安全直接掛鉤,烏克蘭則將領土完整和靠攏西方視為不可退讓的底線。這種結構性對立,使得和談取得實質性突破難于登天。
俄羅斯政治評論員尤里·斯韋托夫指出,烏方希望實現的和平與俄方需要的持久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邁克爾·科夫曼認為,在目前戰場條件下,俄方沒有足夠動力接受停火協議。
美歐現分歧
據塔斯社報道,澤連斯基21日強調,俄方尚未發出任何停火信號,沒有準備好結束沖突,“因此,必須采取一切形式加大對俄制裁”。
歐盟和英國于5月20日分別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重點針對俄羅斯能源、軍事和金融等領域。歐盟一直在打擊俄羅斯的“影子油輪艦隊”,它們試圖規避七國集團自2022年底以來對俄羅斯原油實施的價格上限。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并沒有跟隨制裁。特朗普已經公開表示,美國不會對俄施加新的制裁,仍將希望寄托在外交斡旋上。
據路透社報道,5月18日特朗普與歐洲領導人通話時,曾同意推動俄羅斯無條件停火,否則將對俄實施更嚴厲制裁。然而僅隔一天,他就在與普京的對話中完全推翻承諾,轉而支持俄方主張的“俄烏直接談判”。歐洲多國認為,特朗普此舉削弱了西方對俄統一陣線,甚至可能助長俄羅斯的軍事行動。
彭博社稱,幾星期前歐洲領導人還對特朗普要求俄烏30天停火并揚言對俄祭出新制裁感到鼓舞,但特朗普在一連串通話后沒有提及對俄實施新制裁,這讓歐洲領導人的期待落空。更令歐洲擔憂的是,特朗普可能退出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外交努力,這將使危機成本全部由歐洲負擔。報道引述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貝爾齊納的話稱,“我們感覺又回到了一個更長期的局面,停火和解決方案似乎越來越遙不可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分析道,美國對俄羅斯的籌碼“顯然非常有限”,若對俄實施更多制裁,會導致美國與主要經濟體之間關系再度緊張;若以“放松制裁”誘使俄讓步,則會激怒歐洲盟友,并且這一策略沒有歐洲支持也很難成功。波蘭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沃伊切赫·洛倫茨認為,華盛頓可能已經在影響俄羅斯方面用盡了所有手段。
央視總臺評論員蘇曉暉表示,歐洲看到美國是急于從烏克蘭危機當中抽身,而歐洲必須盡可能地阻止這一進程。在美國政府看來,在烏克蘭危機當中不斷投入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但是這對于歐洲來說,一方面意味著美國對烏援助支持可能會發生變化,甚至對烏軍援會再次生變。另外一方面意味著美國要把這個“爛攤子”甩給歐洲,歐洲難承其重。
德國政治學者、“歐洲和平運動”發起人烏爾麗克·居羅特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俄烏沖突持續,北約難辭其咎,歐洲國家應該對俄羅斯采取緩和的政策,與俄羅斯實現共同安全。
烏爾麗克·居羅特表示,俄烏沖突已經持續3年多時間,這場沖突不僅給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對整個歐洲大陸來說也都是有害的。如果歐洲要實現持久的和平,就不能緊隨美國不斷向烏克蘭方面提供武器,而應該考慮俄羅斯的安全關切,不能將自身安全利益凌駕于對方之上。
記者 李曦子
文字編輯 袁源
版面編輯 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