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多部門聯合發聲,就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提出了多種創新方案。
當下,進一步提高科技貸款的投放強度和服務能力是金融機構的重點任務。據統計,截至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3.3萬億元,同比增長24%,連續三年增速超過20%;全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6.3萬億元,增速遠超過貸款平均增速。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將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的規模由5000億元提升到8000億元,同時下調再貸款利率,由1.75%下調到1.5%。
原油尾盤閃跌
5月22日,臨近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收盤,一則消息引發原油期貨快速下跌。
據OPEC+內部人士透露,該組織正討論7月連續第三個月執行41.1萬桶/日的增產計劃,這一數字是年初規劃增產量的三倍。他們強調,最終決策需待6月1日部長級視頻會議通過,當前方案仍在討論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若該增產方案落地,將標志著OPEC+自5月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保持同等規模的供給擴張。
受此消息影響,國內原油期貨2507合約在臨近22日下午收盤時快速下跌。與此同時,布倫特原油、WTI原油也出現急跌。
談及油價下跌的原因,寶城期貨能化高級研究員陳棟認為有三個方面:一是OPEC+產油國增產,市場擔憂供需失衡;二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抑制了原油需求;三是宏觀情緒偏空,尤其是美國股匯債“三殺”,導致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浙商期貨研究中心油品分析師張澤宇介紹,一方面,美國EIA原油庫存呈現累積態勢。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16日當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庫存增加84.3萬桶,至4.005億桶,增長0.21%。商業原油庫存增加132.8萬桶,至4.43億桶,增長0.3%。另一方面,OPEC+討論7月份增產41.41萬桶/日的消息,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原油供應寬松的預期。
除了供需失衡的影響外,宏觀方面的影響同等重要,陳棟告訴記者,6月,美國政府將面臨6.5萬億美元的美債集中到期,目前僅剩下不到兩周的時間,美債發生“灰犀牛”的概率持續增加。如果美國政府借不到新債,或者新債利率過高,將進一步加重美國財政負擔。據統計,2024年,美國財政赤字超過1.8萬億美元。預計在特朗普任期,美國財政赤字將進一步擴大至2萬億美元。
“后市需警惕6月美國財政爆雷的風險,該風險一旦發生將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會給大宗商品價格帶來不利影響,原油也不可能獨善其身。”陳棟提醒。
談及后續影響油價的因素,張澤宇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供給端方面,除了關注OPEC+的增產情況外,還需關注非OPEC+產油國的產量增加進度,如美國、巴西、加拿大、挪威、阿根廷等。需求端方面,重點關注圍繞美國關稅戰的貿易局勢變化,若貿易摩擦加劇,或將繼續對原油需求造成負反饋,進而帶動油價進一步下跌。
“油價變化還需關注地緣風險,尤其是美國和伊朗的第五輪核問題談判。”張澤宇補充道。
“長期來看,原油需求增速將逐年放緩,供需失衡的趨勢未改,油價面臨下行壓力,預計國內原油期貨2507合約將試探前期低點支撐。”陳棟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