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智博
河邊野餐,篝火聚會,與家人朋友圍坐在一起,共享戶外的寧靜與美好。當下,露營這種經濟形式不僅是現實,更是消費市場的新潮流。
成為潮流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持續加快,人們親近自然的心情愈發強烈,露營——作為曾經小眾的戶外活動,如今正加速轉變為大眾熱衷的休閑方式。
太平洋證券紡服零售首席分析師郭彬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相當于“加長版周末”的2025年端午假期,周邊游和短途自駕成為大多數游客的選擇。馬蜂窩大數據顯示,近一周,各地“周邊游”熱度平均漲幅超過50%,“自駕”相關熱度平均漲幅超過65%。
郭彬稱,目前在國內大多數城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周邊短途游都已成為短假期和周末出行的首選。周邊游和短途游帶動了戶外露營需求,也為城市生活的人們提供了接近大自然和遠離工作壓力的互補場景。
消費市場的持續火熱也帶動了露營經濟企業的股價表現。2025年以來,神馳機電累計漲幅已超過60%;隆鑫通用、探路者、浙江自然等個股累計漲幅均在30%以上。
潛力巨大
由于具有“親近自然、開放社交、休閑娛樂”等屬性,作為新興的旅游業態,露營與當前年輕消費群體對于高自由度出行的喜好不謀而合。因此,露營經濟快速發展壯大,市場規模逐年上升。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4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2139.7億元,同比增長60.4%;帶動市場規模11554.5億元,同比增長46.8%。預計到2030年,國內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4879.8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14.7%;帶動市場規模將達到23998.5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13%。
露營經濟的迅速崛起,也離不開政策方面的利好加持。202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穩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推動將露營、民宿、物業服務、“互聯網+醫療”等服務消費條目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印發的《關于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指導意見》提出,提升配套服務設施水平。科學規劃設置露營區域。到2030年,建設100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推動戶外運動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蓬勃發展
目前,露營經濟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并帶動房車、帳篷、戶外桌椅等裝備需求大幅增長,露營上下游產業鏈有望成為消費市場的“新藍海”。
此外,露營經濟也已經由“帳篷+燒烤架”的單一戶外場景,升級為“露營+”的多場景化體驗。露營與景區、研學、親子互動、藝術、體育等產業持續融合,形成多元化生態,提振相關產業經濟。與此同時,各種形式的產業協同也持續為露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郭彬表示,持續看好露營經濟發展前景。隨著未來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鎮化水平的提升以及戶外露營場景多元化的發展,中國露營經濟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建議關注戶外運動鞋服頭部品牌以及戶外裝備產業細分龍頭。
深耕行業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了一季度盈利水平居前的露營經濟概念股,共計16只。從歸母凈利潤規模來看,隆鑫通用、巨星科技、浙江永強排名前三,依次為5.07億元、4.61億元、3.72億元;另有宗申動力、森馬服飾、武商集團和奧海科技4股歸母凈利潤在1億元以上。
隆鑫通用稱,公司自主研發的靜音變頻發電機和便攜式儲能電源致力于為戶外露營愛好者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電源解決方案;巨星科技表示,公司有露營帳篷、露營用椅、戶外防水充電寶、移動照明設備等各類戶外露營產品。
從歸母凈利潤變動來看,神馳機電、雙象股份、華寶新能、浙江自然同比翻倍,增幅依次為284.73%、264.64%、193.36%、148.29%;隆鑫通用、浙江正特和宗申動力同比增長也均超過80%。
浙江自然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公司專注深耕戶外行業30多年,面對露營經濟蓬勃發展,將制定五年戰略目標,實現產業升級與價值延伸。一方面,公司將立足行業積淀,強化核心競爭力,深化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多品類布局,實現新產品快速推廣;另一方面,加強研發投入,促進產業升級,加快生產線數智化建設改造與全球化布局。
另有部分上市公司露營業務強勢。牧高笛旗下的Mobi Garden是中國領先的露營與徒步登山品牌;奧雅股份深耕“創意設計+親子文旅”雙主業,相關產品包括“洛嘉兒童”親子營地、鄉村田園綜合體等輕資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