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比亞迪(002594.SZ)A股突破并收于“400元/股”大關,其盤中最高觸及404.0元/股,時隔一個月后再次突破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同股同權的港股比亞迪股份(01211.HK)股價近日亦在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截至5月21日收盤,日內漲幅高達4.05%,報462.6港元/股。
更“瘋狂”的是,在港幣因美元聯系匯率制度導致兌人民幣走弱的背景下,比亞迪股份對比亞迪A股的H/A溢價率不降反升,根據測算,目前溢價率已經來到了6.4%左右。
市場普遍認為,在繼2024年超越通用集團成為全球第五大汽車集團之后,比亞迪今年已經在原先“霸榜”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基礎上,成功驗證了其出海實驗的大獲成功。
而隨著其在海外知名度的提升,外資機構對比亞迪的追捧已然超過了A股投資者。
贏在出海
比亞迪股份對A股的溢價有多夸張?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在153家AH同股同權上市公司中,比亞迪為“唯三”H股估值高于A股的公司。
而對于另外兩家H股溢價企業來說,剛剛完成H股IPO的寧德時代,港股盤口仍然由炒作資金支配,H/A溢價率達到12%以上;招商銀行H股則因外資偏好高凈資產收益率和低不良率而處于超配狀態。
比亞迪股份H/A溢價提升則被認為與海外品牌知名度提升,以及出海戰略不斷“報喜”有關。
記者從比亞迪方面獲悉,截至2025年4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目前已進入全球110多個國家及地區。2024年,比亞迪乘用車海外市場銷售超41萬輛,同比增長72%。2025年一季度,比亞迪乘用車和皮卡海外市場銷量超20萬輛,同比增長110%。
具體來看,根據各國官方進口數據,今年4月,比亞迪在全球各主要國家的銷量分別為巴西8485輛,土耳其5397輛,印尼3496輛,澳大利亞3207輛,英國2511輛等。
特別地——作為曾經新能源車代表的特斯拉,由于牽扯政治帶來品牌負面影響,今年4月在歐洲各地銷量屢屢出現滑鐵盧。與此同時,比亞迪憑借其性價比,本地產能投放以及中歐汽車全面合作轉入正軌,開啟了對特斯拉壓倒式的反超。
數據顯示,今年4月,比亞迪在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葡萄牙、西班牙、丹麥六個國家的汽車銷量全部超過特斯拉。
更有意思的是,在英國和意大利兩大“豪車”制造業重鎮,比亞迪的銷量幾乎分別達到同期特斯拉的近五倍和近四倍之多。
在產能逐步落地之前,中歐不斷互相開放市場的前提下,比亞迪通過本地化布局和海運能力搭建,在2025年獲得了出海戰役的關鍵性勝利。
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比亞迪之所以能夠順利出海,一方面在于公司在海外的本地化布局與本地化人才遴選,本地經銷商合作等模式等,一方面又與公司在全球的行業知名度不斷提升息息相關。”
海外投資者云集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結果只是比亞迪在海外本地產能有限開放的基礎上實現的成績。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截至4月份,比亞迪位于泰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工廠均已竣工投產,位于巴西和匈牙利的生產基地也將在未來投產運行。
而當下,為補充本地產能當前的不足,目前比亞迪已經訂購了8艘用于汽車運輸的滾裝船,4艘已經投入運營。
從產能分布來看,比亞迪海外產能布局“野心”極大,至2025年末就規劃到了接近百萬銷量。而產能配套方面,比亞迪巴西工廠年產能30萬輛,配套鋰礦加工能力;比亞迪在匈牙利、土耳其、泰國、印尼四地的產能配套分別為15萬輛,以此計算的產能總量就達到了90萬輛。
除此之外,消息面還不時傳出比亞迪新建產能的消息,如比亞迪在北美地區的墨西哥工廠、公司官方一度透露計劃在歐洲新增的兩個產能。雖然國際政治形勢對汽車產能投建計劃形成一定滋擾——但在可預見的未來,比亞迪海外產能的擴充確定性極高。
今天,這家由逝去的投資大師查理·芒格一眼相中的中國車企,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持有籌碼。
國際權威評估機構凱度BrandZ于5月15日發布的2025年全球品牌價值榜單顯示,比亞迪以144億美元的品牌價值躍居汽車類榜單第六位,同比激增43.6%。
Choice數據顯示,包括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以及滬深港通等在內的二十大經紀商,過去60個交易日對比亞迪股份凈買入12772.75萬股。按截至5月21日比亞迪股份60日均價383.8港元估算,意味著約三個月內,海內外資本通過主要經紀商增持比亞迪股份約490億港元。
花旗銀行近日則再次上調比亞迪目標價,稱今年前四個月的中國乘用車出口格局進一步利好比亞迪。該行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比亞迪電動車出口份額,從2024財年的23%,大幅上升至2025年前四個月的38%。比亞迪2025財年出口80萬至100萬輛的目標進展順利。
鑒于此,該行上調比亞迪港股和A股目標價至727港元、669元人民幣,此前花旗已于2月上調該股目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