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時代,高息資產吸引力凸顯。
數據顯示,部分港股通高股息指數最新股息率超過8%。
今年以來,全市場港股高息資產“吸金”勢頭強勁,其中紅利主題ETF年內規模增幅達40%以上,港股紅利資產正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港股紅利主題產品受捧
伴隨關稅局勢緩和,經歷4月初大波動的港股市場彈性十足,至今已實現四周連陽。而在央行降準降息之后,港股紅利資產正在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從ETF產品流入情況來看,截至5月15日,全市場港股紅利主題ETF今年以來“吸金”超百億元,合計凈流入達110億元,合計規模接近462億元,相較2024年年底的327億元增長40%以上。
摩根基金旗下港股紅利指數ETF年內資金凈流入37.67億元,最新規模為104.26億元,也是港股紅利主題ETF中首只百元級ETF,較去年底規模增近一倍。
華安旗下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年內資金凈流入接近18億元,至34.86億元,較去年底的16.15億元翻了一番還多。
景順長城港股央企紅利50ETF凈流入資金超過13億元,至48.65億元,較去年底增幅超過30%。
此外,匯添富港股紅利ETF、華夏港股央企紅利ETF、工銀瑞信港股紅利ETF、易方達恒生紅利低波ETF等期內都有明顯資金凈流入。
而從主動管理型港股紅利主題產品來看,一季度期間也有不少獲得顯著凈申購。比如,易方達港股通紅利混合期間獲得凈申購超過11億份,凈申購比例為60.49%;平安港股通紅利精選混合凈申購超過1億份,凈申購比例為390.16%。此外,富國港股通紅利精選凈申購比例也超過200%。
與此同時,南向資金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5日,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凈流入6000億港元以上,其中金融、電訊、公用事業、能源等傳統高股息板塊資金凈流入較多。
股息率超8%,港股高股息資產配置價值顯著
過去一年,港股紅利資產表現優秀。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5日,港股通高股息(全)指數近一年上漲16.63%,大幅超越同期中證紅利指數的-2.37%及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的2.29%。
與此同時,截至5月15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指數最新股息率為8.31%,港股通高股息指數(全)、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CNY)最新股息率為8.08%,港股通高股息100股息率在8%出頭,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也接近8%。相較而言,紅利指數、中證紅利指數股息率分別為6.65%和6.31%。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全球宏觀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具有防御屬性的紅利資產有望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具有較高股息率的港股紅利資產。
長城中證港股通高股息基金經理曲少杰表示,港股紅利資產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主要有三點原因:
首先,從資產配置角度看,“科技+紅利”的啞鈴策略或許是當下的更優策略。當前中國科技資產價值重估仍在持續,盡管科技成長備受追捧,但其波動性較大,紅利資產或是穩健投資者的資金避風港,一定程度上或許可以發揮對沖風險和波動的作用。
其次,整體較低的估值和較高的股息率,使得港股紅利資產仍具有較大吸引力。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的市盈率僅為6.72倍,股息率則超8%,港股紅利資產有望實現低估值修復與高股息回報的“雙擊”。
此外,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指數的成份股以中大市值股票為主,且央國企占比較高。這意味著,其走勢將主要取決于中國國內經濟基本面的修復進程。當前,政策持續加碼,推動中國經濟基本面改善以及內生動力增強,隨著穩市場穩預期政策組合拳的落地,港股紅利資產有望迎來更加穩定的長期發展格局。
平安港股通紅利精選基金經理丁琳表示,在資產配置方面仍然持續關注具備較高安全邊際的紅利策略。具體來看,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投資者會更傾向于配置確定性較高、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具備穩健經營能力、能夠持續分紅的上市公司;同時,A股和H股價格仍存在一定差異,保險等機構資金持續關注對紅利策略資產的南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