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丁磊回歸一線后,網易游戲正在逐步走出低迷。
5月15日晚,網易-S(HK09999,股價169.1港元,市值5325億港元)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網易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收入288億元,其中游戲及相關增值服務貢獻240億元,同比增長12.1%。《第五人格》《蛋仔派對》等多款經典IP(知識產權)矩陣再次發揮壓艙石的作用。
但相較于國內市場的穩健發展,自去年年底以來,網易在海外市場動作頻頻。
網易管理層在5月15日晚間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回應稱,“網易游戲過去一段時間關停了部分海外工作室,這一決策完全是基于對產品未來質量的嚴格考量。另一方面,從去年12月開始,國內自研的《漫威爭鋒》等產品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這側面表明網易游戲的全球化戰略更加謹慎,其方向也正在從單純的“IP引進”向“文化輸出”轉變。
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網易游戲海外市場實現一定的增長本身是積極信號,但國內仍是其主要市場,這與網易多年國內布局及國內龐大用戶基數密切相關。不過海外市場的成長對網易而言意義重大,意味著未來具備更多增長潛力與想象空間。從產品類型看,緊扣未來潛在消費人群及成長性消費人群需求,將是網易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的重要方向。
圖片來源:每經日經濟新聞董興生攝
精品戰略持續發力
網易游戲業務在本季度展現出“長線運營+新品爆發”的雙輪驅動效應。根據財報,經典IP矩陣持續釋放增長動能:《第五人格》全球注冊用戶突破4億大關;《蛋仔派對》通過“天宮春晚”等文化聯動,單月新增用戶創歷史新高;《率土之濱》創新的“青春服”模式吸引大量新玩家,創下近五年用戶增長紀錄。
“暴雪系”游戲的回歸也為網易營收貢獻了力量。《守望先鋒》國服最高同時在線玩家數創新高,《暗黑破壞神III》已于4月開啟技術測試,穩步推進回歸計劃。網易CEO丁磊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與暴雪的合作正在按計劃推進,未來將為中國玩家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新品表現尤為搶眼。《燕云十六聲》自去年12月上線后用戶量突破3000萬,其“河西”新版本推動口碑與營收雙提升,該游戲的光追技術突破甚至吸引了蘋果CEO蒂姆·庫克現場觀摩。《漫威爭鋒》第二賽季登頂Steam全球暢銷榜,《七日世界》手游版在166個國家和地區登頂免費榜。
新品之外,網易其他精品IP也在海外市場同樣取得了不俗成績,席卷北美、日韓、東南亞、拉美等市場。上線七年的《荒野行動》在今年3月再度登頂日本iOS游戲暢銷榜,上線一年多的《BloodStrike》全球下載量已突破1億。《巔峰極速》3月在韓國、東南亞上線后,迅速登頂五國免費榜。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漫威爭鋒》的數據出現了一定波動,對此,網易管理層在5月15日晚上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這是由于游戲自身的品類特性所導致的,隨著產品的更新節奏數據會發生波動,用戶會在這一過程中持續沉淀。未來,游戲會將賽季的更新周期由三個月調整為兩個月。
“我們相信更高效的內容、更新節奏配合游戲生態的建立,會有效穩定并提升游戲的各項數據。”管理層說道。
從產品矩陣來看,當前網易正在構建一個覆蓋多品類、多平臺的全球化產品矩陣。從國風武俠到漫威IP,從端游到手游,其產品組合既能滿足不同市場偏好,又能形成協同效應。
與此同時,網易也在加碼AI(人工智能),本季度15%的研發投入強度,彰顯了網易對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這些投入正在游戲、教育、音樂等業務線加速轉化為生產力。
根據財報,AI+游戲方面,《逆水寒》手游AI劇組模式持續更新迭代,新增支持定制翻拍,可以一鍵還原經典梗和名場面,支持多人齊舞、自定義運鏡、自動智能運鏡,甚至支持文字生成動作功能,促進UGC(用戶生成內容)的產出。
全球化之路道阻且長
相比于國內市場的穩扎穩打,網易自去年年底以來在海外市場上“故事”不少。
“我們過去一段時間關停了部分海外工作室,這僅僅是出于產品未來的質量來考量的。另一方面值得關注的是,從去年12月開始國內自研的《漫威爭鋒》等產品在海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網易管理層回應道。其言下之意或許在于,網易的全球化野心正在從“IP引進”到“文化輸出”。此前,《燕云十六聲》海外預約開啟,這款開放世界武俠游戲被視為網易挑戰《原神》的野心之作。
蘋果CEO蒂姆·庫克與燕云工作室主要負責人合影圖片來源:網易游戲公眾號
在人事方面,今年4月,網易游戲全球投資與合作總裁SimonZhu(朱原)在領英發布告別信,宣布結束其長達12年的網易生涯。這一消息迅速引發資本市場與游戲行業的關注。作為網易游戲海外投資與全球化布局的核心操盤手,朱原的離職正值網易游戲全球化戰略加速推進的關鍵節點。其繼任者、網易副總裁李日強接手全球投資與合作部,能否延續網易游戲海外擴張的強勁勢頭?朱原主導的投資版圖又將如何影響網易未來的估值邏輯?
朱原的離職信中,回顧了其從游戲玩家到投資操盤手的蛻變歷程。2012年加入網易后,他先后主導了《我的世界》中國版、漫威IP合作等標志性項目,并于2017年組建網易游戲投資部,開啟全球化布局。
朱原在信中強調:“游戲行業的成功從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靠大膽創意開拓疆土。”這一理念貫穿其投資決策,例如在《光·遇》上線初期遇冷時,他堅持“獨特產品能隨時間進化”,最終推動游戲日活接近千萬。
值得一提的是,朱原推動了網易游戲與漫威、哈利·波特等頂級IP達成長期合作,并主導建立全球工作室體系。2021年,網易邀請《巫師3》前制作人KonradTomaszkiewicz等海外資深開發者加入第一方計劃,布局次世代開放世界品類。盡管多數項目尚未公開,但朱原在信中透露:“我們正在創造值得期待的未來。”
朱原的離職并非孤立事件。據領英信息,其繼任者李日強已于4月17日在杭州完成交接。這位網易副總裁的履歷堪稱“全球化教科書”:2003年加入網易,歷任《夢幻西游》市場總監、網易暴雪合作部負責人;2008年主導與暴雪合作,拿下《魔獸爭霸3》《魔獸世界》國服代理權。
然而,網易游戲全球化之路充滿挑戰。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公司SensorTower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手游海外收入TOP30中,網易僅《荒野行動》一款入圍,排名較騰訊、世紀華通、米哈游存在差距。李日強需證明,其與暴雪合作經驗能復制到更廣泛的全球化場景。
事實上,朱原也在信中強調,網易的投資“遠不止資金,還包括戰略規劃和風險規避”。
網易此前通過投資Thatgamecompany、QuanticDream等工作室,構建了覆蓋獨立游戲、3A(高成本、高體量與高質量)大作的多元化產品矩陣。今后,李日強團隊或進一步強化這一體系,例如通過技術共享、發行協同等方式降低單款產品的失敗風險,后續值得市場期待。
朱原的離職,標志著網易游戲全球化戰略進入新階段。李日強接手的不僅是投資與合作業務,更是一套以“創作者賦能”為核心的生態體系。在AI技術、新興市場與跨媒介開發的推動下,網易游戲的全球化故事遠未結束。
正如朱原在告別信中所言:“游戲行業的魔力在于,創作者從零開始,打造千姿百態、直擊心靈的作品。”
對于網易而言,全球化不僅是商業擴張,更是一場關于“如何定義下一代游戲”的價值觀之戰。在這場戰役中,人事震蕩或許只是插曲,真正的挑戰在于:能否在資本、技術與創意之間,找到那條通向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