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產業百億整合正在進行!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康殷2025-05-14 12:38

在粵豐環保的東莞廠區內,這座“花園式”垃圾焚燒發電廠改變了人們對固廢處理的傳統認知。這里,生活垃圾經過高科技手段焚燒處理,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與資源化。

在行業內,一場由瀚藍環境發起的百億并購案正悄然上演。5月12日,瀚藍環境和粵豐環保雙雙披露公告,百億并購案取得實質性進展。

公告顯示,粵豐環保通過協議安排將公司私有化的提議已獲得股東特別大會和法院會議的批準。粵豐環保預計于6月2日下午4時撤銷股份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隨著增量空間收縮,龍頭企業開始從“拼規模”轉向“拼效率”,從“粗放擴張”邁向“精細化運營”。與此同時,“焚燒+”業務協同與國際化布局正掀起新一輪增長浪潮。

存量時代整合提速

日前,證券時報記者來到位于廣東省東莞市的粵豐環保園區,現場參觀這座工廠的垃圾卸料、垃圾儲存、垃圾焚燒、智慧控制等區域。

走在東莞粵豐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廠區內,綠樹成蔭,干凈整潔,空氣清新,如果不是進入焚燒車間,隔著玻璃看到堆積成山的生活垃圾,很難想象這是一座垃圾焚燒發電的大型工廠。

“我們的工廠通過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實現了垃圾焚燒發電,真正做到了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粵豐環保的工作人員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作為廣東省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粵豐環保旗下共有35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城市生活垃圾設計日處理能力達到52540噸,項目覆蓋廣東、上海、四川、山東、江蘇等12個省市。其中,超過50%的產能位于廣東省內,區位布局優勢顯著。

與此同時,一場圍繞粵豐環保的百億規模收購交易,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瀚藍環境2024年啟動擬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粵豐環保。5月12日,瀚藍環境和粵豐環保雙雙公告,百億并購案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粵豐環保公告顯示,通過協議安排將公司私有化的提議已獲得股東特別大會和法院會議的批準。粵豐環保預計于6月2日下午4時撤銷股份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公司啟動并購粵豐環保主要是從行業機遇、公司自身戰略規劃以及粵豐環保質地優良等方面考慮的。”瀚藍環境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市場的增量空間在收縮,行業已進入運營為王和存量優質項目的整合階段。在此背景下,主業并購重組將成為環保企業繼續發展、做優做強的重要途徑。

“面向未來,行業還有較多的不確定性,在此階段勇敢地邁出這一步,希望能對行業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此外,當前監管政策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市場工具,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的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橫向及縱向整合協同,提高發展質量,為優質上市公司推動產業整合,提升主業競爭力創造了機遇。”瀚藍環境相關負責人表示,行業發展到成熟階段,通過并購整合存量資產,發揮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是環保行業發展的必經階段。

對瀚藍環境來說,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固廢業務空間布局,提升固廢業務整體規模。按現有項目規模計算,若粵豐環保并入瀚藍環境,瀚藍環境的垃圾處理規模將位列行業前三,A股首位,穩居固廢處理行業頭部地位。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記者,并購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快速獲取市場份額和技術資源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競爭激烈、資本密集型行業中尤為重要。預計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垃圾焚燒行業的龍頭企業有望通過收購、合并搶占更多市場份額,提高市場集中度。

除了瀚藍環境,近年來中科環保收購龍凈廈門100%股權,看中的核心資產同樣是垃圾焚燒項目。

“在政策引導及市場驅動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仍將擁有一定的拓展空間;行業優質企業為了進一步發展壯大,也會嘗試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擴大規模,帶動行業進入深度整合期。”江瀚認為,目前是非常好的并購時機,國內的資產價格處于比較合適的位置。

從粗放到精細

“瀚藍環境對粵豐環保的并購,不僅僅是為瀚藍環境帶來資產規模和市場區域的互補性整合,公司未來更有望通過進一步的協同創新和優化資源配置,共同打造出更具競爭力的環保服務模式。”瀚藍環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事實上,瀚藍環境在并購整合上有著深厚的經驗。自2006年收購南海環保電廠一期以來,瀚藍環境通過多次并購實現了業務的快速擴張和全國布局。

“在垃圾焚燒行業的存量競爭階段,提升運營質量和效益才是生存之道。”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指出,通過對能耗、成本等精細化管理,部分龍頭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顯著提升了盈利能力。

“目前,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進入冷靜發展期,行業不再是盲目擴張,而是對項目規模、盈利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瀚藍環境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開始更加聚焦于運營效率與質量的提升,通過發電效率的提升以及供熱業務的拓展,使垃圾發電項目成為城市固廢能源化中心。”

以瀚藍環境和粵豐環保為例,雙方在供熱業務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瀚藍環境2024年實現對外供熱148.23萬噸,供熱收入約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均增長超過30%;粵豐環保2024年實現供熱規模約31.30萬噸,銷售收入6410萬港元,同比均增長超過120%。

“考慮到粵豐環保并入后的固廢處理規模提升及粵豐項目的區位優勢,未來公司的供熱規模與收入有望進一步高質量增長。”瀚藍環境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在綠色環境權益方面,瀚藍環境和粵豐環保也均有不俗表現。瀚藍旗下24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核發綠證超1100萬張;粵豐環保旗下共有21個綠證項目,綠證數量達788.57萬個。“未來公司的綠證資產亦將大增,有望帶來可觀的綠證交易收益。”瀚藍環境相關負責人說。

管理協同方面,瀚藍環境通過人工智能結合技術創新、管理提升等進行了大量探索。“我們在固廢業務處理端打造了固廢處理的‘工業大腦’,促進固廢處理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瀚藍環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公司‘工業大腦’已在多個城市實現有效復制和應用。未來,我們有望將技術創新應用復制到粵豐環保項目中,以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提升粵豐環保的經營能效。”

過去垃圾焚燒等固廢行業依賴“大干快上”的發展模式,如今在市場飽和的背景下已顯現出明顯弊端,而提升運營質量和效益才是生存之道。支培元表示,通過智慧化與技術創新手段對能耗、成本等精細化管理,部分龍頭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顯著提升了盈利能力。

“焚燒+”與出海戰略

當前,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不少公司均以“雙驅動”為發展路線,積極拓展新的藍海市場,布局“焚燒+”業務,以及探索出海發展等領域。

出海布局上,隨著經濟水平和城鎮化率的提高,東盟各國的生活垃圾持續增長,但除了新加坡,其余國家的生活垃圾管理方式仍較為粗放。

“垃圾焚燒發電越來越受到東盟各國的重視。”瀚藍環境負責人表示。瀚藍環境已與納莎環境控股有限公司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商定未來共同探索在馬來西亞的固廢收集、轉運、焚燒發電、資源化利用等環保領域的合作。

更早之前,瀚藍環境出海項目就已落子東南亞第二大城市——泰國首都曼谷。其以總對價不超過2億元受讓新源中國40%的股權,新增垃圾焚燒發電規模4500噸/日,其中海外項目規模3300噸/日,正式開啟國際化之路。

除了直接布局海外項目,還有公司選擇技術出海。

三峰環境在行業內最早引進德國馬丁公司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并實現全套設備國產化。其焚燒爐技術和裝備已應用到美國、印度、埃塞俄比亞、泰國、越南等國家的超百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2024年5月,三峰環境與全球環保企業蘇伊士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國際市場上通過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

“焚燒+”業務方面,光大環境以現有垃圾發電業務為基礎,拓展垃圾發電與餐廚、污泥等固廢協同處理的運營模式。偉明環保則以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為核心,通過協同處理方式開展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理、農林廢棄物處理和危廢處理業務。

此外,垃圾焚燒項目也加速從單一發電功能,向“城市綠色能源中樞”綜合能源站轉型。天風證券指出,以IDC(數據中心)為例,其對電力可靠性的要求較高,而在垃圾生產量相對剛性的情況下,多個上市垃圾焚燒公司的年利用小時數可維持在6000小時以上,瀚藍環境等公司最高甚至可以做到8000小時以上。年內波動方面,垃圾焚燒項目的發電量與垃圾進廠量和垃圾熱值相關,季節波動性相對較小。在焚燒廠周邊進行IDC建設,就近消納垃圾焚燒產生的電能,即可實現綠電直供。

在“雙碳”目標與“無廢城市”建設雙重政策驅動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正加速向“能源化、資源化”轉型,業內企業正拓展焚燒發電項目多元化功能。

“預計未來3~5年內,垃圾焚燒行業的競爭將更加集中在技術創新和服務質量上。隨著環保要求不斷提高,具備先進技術的企業將占據有利地位。”江瀚表示。

責任編輯: 陳麗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本精品第一视频在线 | 日本乱辈伦视频 | 在线播放日韩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一级一区二区在免费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