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半導體行業“盈利王” 罕見易主,AI率先在這一行業兌現業績。
2024年報A股披露季收官,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呈現溫和復蘇態勢。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統計,去年A股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約合6022億元,創新高,北方華創罕見接替中芯國際成為A股半導體“盈利王”;另外,全行業庫存“堰塞湖”得到有效化解,經營效率顯著提升,人工智能開始顯著助推數字芯片設計等環節上市公司業績。
存貨周轉優化
在人工智能逐步落地、消費電子復蘇以及國產替代深化等因素帶動下,A股半導體行業營收規模再創新高,增速超過盈利增速,運營效率得到整體提升。
按照申萬行業劃分,2024年A股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22億元,歸母凈利潤353億元,均創歷史新高,而銷售毛利率中位數同比上年度下降約兩個百分點至31%。另外,今年一季度行業歸母凈利潤約合79億元,同比增長約15%,盈利增速有所提升。
細分行業中,數字芯片設計、集成電路封測以及半導體設備行業業績復蘇顯著,去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模擬芯片、分立器件、集成電路制造以及材料盈利增速下滑,產能爬坡折舊壓力大、部分細分賽道競爭惡化、研發費用增長等成為拖累業績主要因素。
進一步來看,隨著半導體行業逐步復蘇,整體庫存消化節奏加速,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增長。盡管去年行業存貨整體同比增長約兩成,但是存貨周轉天數均值從上年度194天回落至168天,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則同比提升約13%。
設備端“含金量”提升
以歸母凈利潤規模為維度分析,A股半導體設備廠商“含金量”提升,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個股中,長期穩坐半導體“盈利王”的集成電路制造龍頭中芯國際,去年被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以56億元歸母凈利潤規模趕超,其次是韋爾股份和海光信息盈利規模居前,另外中微公司與盛美上海作為設備廠商也挺進行業前十大盈利股。
半導體測試設備商長川科技在設備賽道中去年盈利增速居前,并且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26倍。另外,半導體設備也帶動先鋒精科等上游設備零部件廠商業績增長。
人工智能落地兌現業績
細分行業中,以數字芯片為代表的芯片設計廠商呈現了強勢復蘇態勢,率先兌現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紅利,國產處理器頭部企業海光信息盈利加速增長,A股算力龍頭寒武紀-U業績顯著修復,瑞芯微等端側人工智能個股也迎來業績爆發。
對于芯片設計行業,盈利基本盤還是來自于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復蘇與升級。思特威-W盈利增速在全部半導體行業中問鼎,去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近27倍;在存儲行業周期復蘇與漲價催化下,德明利盈利同比增長13倍,增速位居全行業第二,兆易創新同比增長近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