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德地圖開放平臺MCP Server2.0全新升級,實現MCP與高德地圖APP無縫連接,致力于打造AI時代“基于地圖的HTTP協議”。
據了解,高德MCP Server(以下簡稱“高德MCP”)是基于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協議)構建的標準化地圖服務能力平臺,整合了高德開放平臺的地圖服務與智能算法,并將其濃縮為簡單易用的接口,為企業及用戶提供全場景的地圖服務解決方案。
近年來隨著AI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出行助手應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受限于大模型的數據孤島現狀和能力邊界限制,始終未能充分發揮在應用層面的價值。在這一背景下,MCP的出現統一了大語言模型與外部數據、工具間的通訊協議。
今年3月,高德地圖發布了MCP1.0,整合開放位置服務、地點信息搜索、路徑規劃、天氣查詢等12大核心接口,讓用戶在出行規劃、位置信息檢索場景下輕松獲取即時信息。
同時,通過支持SSE協議(服務器推送事件,一種基于HTTP的網絡通信協議),與阿里云百煉等大模型開發平臺深度合作,大幅降低用戶接入成本。上線僅一個月,有效解決了大量的旅游攻略、聚會選點等多領域開發難題。
不過在此前解決方案中,用戶基于指南導航前往目的地時,至少需要“復制、切換、粘貼、搜索、啟動導航、返回攻略”6個步驟。而隨著高德MCP2.0的發布,類似這樣繁瑣的體驗徹底成為“過去式”。
據了解,高德MCP升級后最突出的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1)專屬地圖工具能夠充分理解用戶出行場景需求,制定出行計劃,并在高德地圖APP生成專屬地圖;2)允許用戶使用高德MCP,直接在出行計劃中載入動態地圖,并嵌入與高德地圖APP聯動按鈕。真正讓高德貫穿用戶的行前-行中-行后始終,讓每個人都能輕松擁有一個“真正懂你的出行秘書”。
實際上,高德MCP自上線以來被大量使用,其價值已超越服務本身,帶來了“書同文、車同軌”的規模化效應。可以預見,MCP協議有望成為AI時代的HTTP協議。而隨著協議優化、服務拓展和應用場景落地,大語言模型與萬物互聯的時代即將來臨。
高德MCP在這場變革中,旨在承擔起AI出行信息領域專業服務的重任,成為其基礎服務中的重要一環——無論是手機、手表、眼鏡等不同的硬件設備,亦或代理、大語言模型等不同產品形態,為出行服務生態帶來更多可能性。(燕云)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