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們在互聯網公司通算服務器年度框架招標中取得了不錯的份額,目前已開始開始規模接單和批量交付,智算服務器合作規模也在加速倍增。”第一財經記者從中興通訊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目前該公司已將互聯網市場定位為戰略市場,希望擴大與字節、阿里、騰訊等頭部公司的合作規模。
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謝峻石在中興中國生態合作伙伴大會稱,一季度中興智算服務器訂貨占比超60%,公司智算一體機產品已支持DeepSeek系列模型。
作為運營商背后的通信基礎設施廠商,中興通訊過去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自于5G網絡的投建。但隨著5G步入成熟期,運營商開始減少相關設施的投入,投資方向開始向算力轉移。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25年,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計劃約2898億元。其中,中國移動預計資本開支1512億元,下降128億元,算力投資為373億元,占比提升至25%;中國電信計劃資本開支836億元,下滑10.6%,但算力投資計劃增長超20%;中國聯通預計固定資產投資550億元,小幅下滑,算力投資同比增長28%。
因此,受網絡建設周期影響,2024年全年,中興通訊營收同比下降2.38%,歸母凈利潤為84.25億元,同比下降9.66%。
“但我們有信心推動今年的收入能夠重回增長軌道。”謝峻石對記者表示,今年DeepSeek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過去市場主要面向AI訓練進行布局,但今年開始走向推理。此外,頭部互聯網廠商和運營商,都在加大對算力基礎設施的投資,誰能抓住相應機遇,就有望成為算力市場的主流玩家。
“為此,我們也在調整組織架構,從過去的串行組織變成了一個并行組織。”中興通訊副總裁胡雪梅對記者表示,過去,中興面向運營商有著標準化、流程固化的業務體系,但與互聯網企業溝通時,發現決策層級下沉、技術響應速度需要在一兩天內完成,供應鏈則需要在三天內排出生產周期和計劃,原有的流程很難匹配這樣的節奏。
“我們在內部推行大公司小團隊,針對每家企業成立專職的團隊,里面有銷售、供應鏈、技術、研發、營銷、商務等人員,這些人雖歸屬原部門,但管理前移,并設定明確的響應時限,如研發技術回復時間在24小時內,供應鏈則在48小時內。”胡雪梅表示,雖然初期一線決策存在困難,但后續將決策權下沉后,明確了不同規模、利潤及成本情況下的直接決策權限,項目效率開始提升。
今年一季度,中興通訊營收同比增長7.8%,政企營收同比倍增,占比首次突破20%,2024年該業務占比為15%,而此前幾年則維持在10%左右。
“AI會重構整個網絡基礎設施。””謝峻石表示,今年將重點突破電信、互聯網、金融、電力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