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汽車和工業等終端市場持續低迷影響,功率芯片大廠在2024年全面掉出全球排名前十位半導體廠商陣營。
根據Gartner統計,按照收入計算,2024年全球規模最大公司主要來自計算、通信、存儲領域,其中英偉達超越了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首次躍居首位。
相比之下,此前多年中,功率芯片大廠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都曾進入過全球前十陣營,在2024年均沒有上榜。被美光科技和聯發科的高成長所替代。
這背后受到汽車等終端市場全球整體銷售疲弱所影響,不過從海外大廠近期的業績交流來看,近期似乎逐漸顯露出好轉跡象,但尚未有明顯的扭轉拉動力。
Counterpoint研究副總監Brady Wang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由于宏觀經濟疲軟及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加劇,我們已將汽車半導體需求復蘇的預測時間從2026年第一季度推遲至2026年第二季度。近期多家汽車半導體企業的大規模裁員已印證這一調整?!?/p>
汽車業務仍在承壓
多家功率芯片大廠的業績顯示,汽車芯片相關業務依然面臨成長性壓力。
恩智浦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期內汽車業務收入16.74億美元,環比下滑6%、同比下滑7%。公司總收入28.35億美元,環比下滑9%、同比下滑9%,顯示出汽車業務對公司整體業績帶來一定拖累。
意法半導體發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期內汽車業務收入同比下滑39%、環比下滑34%。
相比之下,德州儀器的汽車市場業務似乎有稍好的表現。德州儀器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aviv Ilan回顧業績時提到,汽車終端市場收入環比增長低個位數百分比。
汽車芯片市場已經連續低迷了多個季度,對這些功率半導體大廠的業績也帶來持續性影響,不過在業績交流會期間,這些公司高管開始提到汽車市場呈現一些好轉跡象。
意法半導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ean-Marc Chery在業績交流會期間提到,預計一季度為公司汽車營收的低谷,全球各區域收入普遍面臨壓力。貿易政策與關稅問題導致對汽車產量的預測存在不確定性,這導致對公司全年的業績展望將小幅下調,其中對電動車產量預期的調整幅度尤為顯著。
不過他還指出,公司訂單出貨比(book-to-bill ratio)高于1,訂單量環比顯著增長。
對于整體面向汽車行業的發展策略,Jean-Marc Chery提到,意法半導體在持續推進汽車電子化和汽車數字化相關策略。
例如在本季度內,公司在碳化硅以及用于新型車載充電器和牽引逆變器設計的硅器件與模塊方面取得了有效進展;同時在電動汽車電源系統的智能電源和智能熔斷器解決方案方面也有所斬獲。
數字化方面,汽車微控制器(MCU)是公司中期以來的營收增長驅動力之一。在中國、歐洲、中東、非洲以及美洲地區,無論是OEM廠商還是Tier1供應商,都有強勁的產品導入(design-in)勢頭。
Haviv Ilan則指出,無論是此前疫情期間還是目前,汽車行業都是所有終端領域中市場波動相對滯后的領域。據此預計,目前汽車也會是多類終端市場中最后一個完成周期轉換的行業,當然整體看,其波動一直相對較小。
“目前看,汽車行業需求已經呈現環比增長,甚至有同比增長的傾向。因此,汽車行業的周期性波動幅度始終比較小,增長率大致在中高個位數百分比范疇——這是我們基于過去12個月以來數據觀察得到的結果,也是我對第二季度市場的判斷?!彼偨Y道。
這些廠商還不約而同提到當前不確定的外部貿易環境會給行業帶來的潛在隱患。
Jean-Marc Chery就指出,當前貿易關稅政策仍在給整車產量帶來不確定性。
聯電方面在業績交流中也提到,汽車和工業庫存仍然較高,汽車電子市場在第一季度因微控制器、顯示驅動芯片及電源管理芯片需求疲軟而下滑。預計第二季度表現將持平。目前對汽車市場仍持較為保守的看法?!拔覀儗⒗^續密切關注關稅政策帶來的持續性影響,其已經給半導體供應鏈帶來了極具挑戰性的環境。”
工業與通信復蘇
除了汽車芯片市場,對于這些功率芯片巨頭來說,通信和工業市場也是重要應用領域,不同于汽車市場持續面臨挑戰,通信、工業市場在部分區域已經進入成長趨勢。
德州儀器財報顯示,工業領域在連續七個季度環比下滑后,收入實現高個位數環比增長;此外,企業級系統增長中個位數百分比,通信設備環比增長約10%。
“從周期角度來看,我們在第一季度持續復蘇,上次提及有三大終端正在實現同比增長并呈現復蘇態勢,此前我們提到,個人電子市場、企業系統和通信設備業務已經實現同比增長,呈現復蘇態勢;目前可以清晰看到,工業市場也加入了復蘇行列?!盚aviv Ilan分析道,“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從客戶那里看到,越來越多證據表明,他們的庫存確實嚴重短缺,有時甚至只有幾天的庫存量。我們看到季度內訂單周轉情況在第四季度有所增強,并在第一季度延續了這一趨勢,這是典型的周期行為?!?/p>
Jean-Marc Chery在業績交流會上則提到,目前較為確定工業領域在第一季度將是觸底的收入表現,第一季度訂單相比第四季度已經有所增長,整體庫存水平在逐漸下降,尤其是智能工業領域表現明顯,電力與能源領域的庫存下降幅度相對較小。從區域來看,亞洲地區推動了公司整體庫存改善,但還沒有看到歐洲和美洲地區的庫存情況出現顯著改善。公司在該領域的訂單出貨比(book-to-bill ratio)高于1。
當然整體庫存仍存在壓力。他指出,意法半導體在工業市場的產品主要與MCU相關。目前該類產品仍存在庫存過剩問題,盡管庫存正在調整回歸,但速度比公司幾個月前預期要慢。
此前宜鼎國際中國分公司總經理游禮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在中國市場,2022~2023年疫情對工業智能化部署進度帶來一定影響,但隨著國內推進各類經濟刺激政策,2024年下半年開始市場已逐漸呈現恢復的跡象。
“舉例來說,近期華東和華南市場有不少企業在集思廣益尋找智能化轉型的新可能。宜鼎國際的強項在于提供定制化存儲芯片,這兩年也在順應這些趨勢轉型推出符合企業級應用的AI產品。”他續稱。
從目前整體庫存水位角度看,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喬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汽車芯片在歷經2023~2024年的庫存調整已下降許多,但其需求在2025年仍受到全球景氣不確定的影響沒有大幅度成長?!皬木A代工角度來看,今年除了AI的需求外,其他應用多半僅有庫存回補需求驅動的溫和復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