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整車生產和電池配套項目正式落戶臨港新片區。
2025年4月29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上汽集團、上汽乘用車分公司、臨港產業區公司共同簽署“尚界高端智能新能源車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上汽時代、臨港奉賢公司共同簽署“動力電池系統及組件生產項目”投資協議。
今年2月,上汽集團與華為簽訂深度合作協議,聯合推出全新品牌“SAIC尚界”,是繼問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鴻蒙智行家族的第五“界”,定位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首款車型預計今年秋季上市。
上汽集團尚界合作事業部總負責人祝勇介紹說,“尚界”整車生產項目首期投入約60億元,屆時將組建超5000人的專業運營及技術團隊,今年秋季第一輛“尚界”就將在此下線。
“臨港是上汽的生產大本營,上汽的第一款車便在此投產。”祝勇透露,此次整車項目產線是由臨港基地原有的產線改造而成。此次改造在產能、節奏方面進行了優化,加強了生產質量裝配的監控和信息的跟蹤管理,并將所有數據上云。
祝勇表示,通過這種數字化管理方式,能夠借助云上數據的分析,及時發現并解決前期爬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目前改造圖紙均已完成,簽約后將正式啟動改造工作。”
他透露說,上汽“尚界”已規劃三款車,產能需求較大。后續,上汽還將與臨港集團就后續車型的生產等事宜進一步溝通與策劃。
與此同時,為整車配套的上汽時代動力電池項目也同步落地。
上汽時代總經理郭軍華介紹說,上汽時代于2017年在江蘇溧陽成立,由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合作成立。公司業務提供從電芯到整套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并開拓商用車等汽車以外的市場。
此次臨港項目的廠區面積約2.5萬平方,動力電池項目預計于9月30日試生產,年度產能實現20萬套,周期產能64萬套。根據產值規劃,2025到2029年,該項目5年累計貢獻產值約166億元。
祝勇認為,“尚界”項目正在努力探索一條“中國科技+中國汽車”的全球化發展路徑,為臨港新片區參與國際競爭提供硬核支撐。
為吸引更多核心供應商布局臨港,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科處副處長李向聰透露,目前,臨港分布著大片成熟的產業園區,管委會為整車配套項目預留出足夠的產業用地,以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
李向聰說,“尚界”整車生產項目投產后,上汽臨港基地整車年產量將提升至28萬輛,預計直接和間接帶動臨港新片區汽車產業鏈產值每年增加500億元,并通過供應鏈協同效應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我們預計臨港的汽車產業規模從目前的2000多億元,邁向3000億的大關。”
隨著“尚界”落戶臨港,臨港汽車產業從原來的特斯拉、智己兩大品牌構成的“兩極”,變成多極融合發展。
“而且,‘尚界’品牌的智能駕駛水平備受矚目,可以為臨港新片區汽車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李向聰認為,這不僅有助于提升產能利用、控制成本、深入發展產業鏈,還能推動臨港產業基地的工業發展邁向新的階段,實現互利共贏。
除此之外,更大的變化是,臨港汽車產業正從傳統制造向與汽車軟件、汽車電子、KD(散件組裝)、汽車數據出境等領域融合的新業態轉變,以打造面向未來的汽車新業態。
其中,KD(散件組裝)成為臨港新片區重點發展方向。所謂KD是指先對零部件進行集成模塊化,然后再運往海外進行組裝。
“KD模式的核心優勢在于平衡關稅和成本,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成本控制至關重要。”李向聰說,通過這種模式,不僅可以降低整車出口的高額關稅,還能利用中國成熟且高效的供應鏈降低生產成本。
此外,產品出口后的OTA遠程升級、出口數據反饋到中國以便研發部門了解車輛在當地的表現狀態等功能也得以實現,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的研發能力。
李向聰舉例說,比如中東車企整車廠在當地,但因為缺乏供應鏈支撐且整車組裝成本高昂,所以需要從中國采購零件進入其供應鏈體系。“目前,許多海外客戶已經來到臨港尋求供應商清單進行選型。”
根據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臨港新片區已集聚汽車相關企業超200家,其中,汽車電子類相關企業50余家,汽車軟件類企業20余家,構建起了集制造、研發、檢測為一體的汽車產業生態圈。
臨港新片區在特斯拉等整車廠的帶動下,已經集聚了一批質量好、反應速度快、價格合理的供應商,這些供應商經過特斯拉的“魔鬼訓練”,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在汽車行業,若將上半場視為電動化,下半場則是軟件定義汽車。”李向聰認為,而軟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系統、生態以及數據跨境。
臨港背靠港口,具備將中國汽車產業推向全球的天然優勢,眾多企業計劃利用臨港的供應鏈走向全球,2025上海車展已經證明了這些。他說,“我們相信,陸陸續續會有很多企業到臨港來做KD,目標就是利用中國的供應鏈來走向全球。”
李向聰還表示,未來臨港新片區將依托大陸EB、地平線、滴水智行、均聯智及等本地龍頭企業與華師大滴水湖國際軟件學院等形成的產業優勢,組建臨港汽車軟件產業聯盟。同時,臨港將依托瑞庭時代、保隆科技、延電科技、時代智能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汽車電子產業。
此外,圍繞國際化科技創新能級提升,臨港新片區將加速集聚更多汽車領域高水平國家級實驗室、科創平臺、研發機構等配套機構,引入臨港車規級半導體研究院、李斯特車輛檢測實驗室等功能平臺,助力更多汽車電子和軟件企業從臨港新片區本土“長出來、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