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7日上午,外盤商品開盤繼續暴跌。
COMEX銅盤中跌超8%,最低觸及4.03美元/磅。
COMEX白銀盤中跌逾5%,最低觸及27.545美元/盎司。
COMEX黃金盤中跌超1%,最低觸及2989.1美元/盎司。
WTI原油一度跌近4%,最低觸及59.55美元/桶。
貝森特回應
據券商中國援引NBC新聞4月6日消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淡化了美國股市下跌,稱其為“短期”反應。貝森特認為“沒有理由”預計特朗普的關稅將會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在接受NBC新聞節目“與媒體見面”采訪時,貝森特稱,“人們有長遠的眼光,股市被認為是一項好的投資,因為它是一項長期投資。如果你日復一日、周復一周地看,它的風險非常大。從長遠來看,這是一項很好的投資。”
貝森特表示,他并不擔心美股對特朗普宣布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做出的負面反應。
特朗普回應股市崩盤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宣布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引發美國和全球股市震蕩。美股三大股指均出現超5%的跌幅,歐洲三大股指全線下跌。AJ貝爾公司分析師估計,全球股市價值已蒸發約4.9萬億美元。《金融時報》報道認為,美國股市過去兩天縮水5.9萬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在社交媒體上轉發其支持者發布的一段視頻,視頻開頭表示股市崩盤是“故意”的。此后,特朗普又發文喊話讓美國人民“挺住”。
“特朗普正在引發股市崩盤……但他是故意的。”一段視頻開篇說道。
《新聞周刊》、福布斯新聞等多家美國媒體報道,這段視頻最初由一名網絡用戶于3月發布,近日被親特朗普賬號轉發。特朗普4日在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轉發了這段視頻。
視頻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雖是一步險棋,但正在奏效”,“關稅政策促進美國企業在國內進行生產,促使農民將更多農產品在國內銷售,從而降低食品價格”。視頻因此認為,特朗普通過調整關稅和股市將進一步降低物價,“使得美國中產階級受益”。
不過,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此前分析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今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3%——包括食品價格上漲2.8%和汽車價格上漲8.4%——相當于給美國每個普通家庭造成3800美元的損失。
特朗普5日承認關稅政策引發全球震蕩,但他敦促美國人民“保持耐心”。
特朗普當天在“真實社交”平臺上發文說:“過去我們一直是愚蠢的冤大頭,但現在不是了。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振興就業和商業。”
他寫道:“這是一場經濟革命,我們一定會贏。盡管不容易還是要挺住,最終結果將會是歷史性的。”
關稅政策對豆類影響幾何?
記者 鄭泉
北京時間4月3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全球進口商品征收10%的基準關稅,并對多個國家加征更高稅率。為應對美國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自4月10日12時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
“全球經濟衰退擔憂、國際貿易割裂成本上移是市場兩大交易主邏輯。”光大期貨農產品分析師侯雪玲表示,原油再次重挫,CBOT大豆、豆粕和豆油大跌,馬來西亞棕櫚油期價跟跌。美國、巴西、阿根廷等豆類升貼水上漲,FOB報價跌幅遠小于盤面。
此次反制措施標志著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此前,我國已對美國大豆加征10%關稅,此次反制措施落地后,進口美國大豆成本將大幅抬高。
“調整關稅后,中國對進口美國大豆將征收高達47%的關稅,其中包括原基礎關稅3%,3月4日加征的10%關稅以及本次加征的34%關稅。”中州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吳曉杰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對比目前中國對巴西、阿根廷等國大豆仍施行3%進口關稅,美國大豆47%的進口關稅高高在上,再加上企業避險情緒,已經基本切斷美國大豆進口通道。
浙商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王璐介紹,美國是我國第二大進口大豆來源國,2024年進口占比約21%,而我國是美國大豆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24年占美豆出口的50%以上。此次我國對美加征關稅,大幅削弱了美豆對中國出口的前景,有利于巴西大豆后續出口競爭力的提升。對美豆而言,出口預期疲軟直接利空CBOT大豆期價,并打擊即將到來的新季作物種植意愿。從絕對價格來看,當前CBOT大豆價格已顯著跌破種植成本,進一步下行的阻力較大。
“基于目前關稅沖擊,美豆種植面積或存在進一步下滑預期,疊加未來天氣因素擾動,CBOT大豆底部價格支撐將逐步顯現。此外,根據往年中美貿易摩擦歷程,未來關稅政策的協商及反復對盤面的擾動仍將持續。”王璐說。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后,CBOT大豆價格和巴西大豆出口貼水價格都有所反應。吳曉杰表示,綜合CBOT大豆價格和巴西大豆出口貼水價格,國內進口大豆成本提升60~70元/噸,即4月7日開盤國內豆粕2509合約估值或較節前抬升60~70元/噸,至3100元/噸附近。在國內進口大豆供應擔憂情緒影響下,預計盤面或有所溢價,4月7日開盤國內豆粕2509合約有可能沖擊3100~3150元/噸區間。
“建議投資者不要追高。一方面,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發展不利,衰退預期增強,大豆產業鏈難以獨善其身;另一方面,國內給出情緒溢價后將推高大豆壓榨利潤,給出壓榨廠較大套保空間,將壓制盤面。”吳曉杰提示。
國內方面,侯雪玲分析,從船期推算,4月大豆供應從緊向平衡轉變,6—7月大豆庫存壓力最大。CBOT大豆盤面跌幅超過了升貼水漲幅,因此,雖然美豆被加征34%的關稅,但大豆進口成本較節前下降。貿易摩擦升級令未結價的大豆進口成本存在不確定性,主要影響6月以后的大豆,對2505合約沖擊有限。飼料企業庫存低,存在補庫需求,但缺乏追高的意愿。節后豆粕價格缺乏大漲基礎,預計沖高回落。
“國內一季度大豆供應偏緊格局已兌現,二季度大豆進口到港將持續回升。機構數據顯示,4—6月累計到港3037萬噸,豆粕供應將逐步轉向寬松,對現貨基差仍存在壓制。”王璐表示,截至4月1日,國內4月船期采購已全部完成,5月船期采購完成近70%,其中近九成為巴西大豆,美豆占比極低。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后,中國對巴西大豆的采購需求或增加,巴西大豆議價能力上升,預計巴西大豆升貼水以偏強為主。
“國內豆粕現貨方面,由于前期中下游市場情緒悲觀,從2月下旬開始處于持續去庫狀態,不少貿易商都裸賣空。在本周一開盤價格大概率大漲的預期下,上周末不少貿易商主動回補空頭,疊加終端剛需補庫,現貨價格或出現更大漲幅。”吳曉杰稱,截至4月6日中午,國內主要區域豆粕現貨價格普遍較節前上漲130~200元/噸,追漲情緒較濃。不過,國內4月下旬以后進口南美大豆集中到港,近月供應充足,不要盲目追漲,需關注四季度國內供應情況。
王璐認為,從進口成本來看,CBOT大豆整體承壓,但下方空間或有限,疊加巴西大豆升貼水預期抬升,將對遠月進口大豆及豆粕價格提供較強支撐。未來仍需關注中美乃至歐美等貿易政策變化,以及大豆到港和二季度大豆庫存修復情況。
中長期我國外貿會實現再平衡
記者 鄔夢雯
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引發全球市場動蕩。事實上,此次“對等關稅”被視為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版”。據廣州金控期貨研究所副總經理程小勇介紹,這一輪加征關稅與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有幾個方面不同:一是加征范圍更廣,此次美國是針對所有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且納入了所有商品;二是加稅幅度更大,除10%的基準關稅外,針對美國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還加征額外對等關稅;三是宏觀環境不同,目前美國通脹壓力并沒有消除;四是貿易結構不同,相較過去,我國貿易結構更加多元化。
“總體看,相比2018年,預計本輪關稅政策對市場影響更大。其中關于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對中國鋁材、鋼材等金屬的出口將形成不利影響。”中原期貨有色金屬高級研究員劉培洋說。
程小勇表示,中國出口需要時間進行再平衡。
格林大華期貨首席專家王駿表示,大部分中國對美出口商品將受影響,勞動密集型產業利潤空間易被壓縮,而取消價值800美元以下商品“小額”關稅豁免,使中國跨境電商清關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中小外貿企業將面臨困境。此外,對全球汽車及零部件加征25%關稅,會影響在華外資汽車企業的成本與供應鏈布局。
“不過,離岸人民幣沒有大幅貶值,這意味著此輪加征關稅并沒有觸發國際資本大規模撤離,海外資本仍看好中國股市,預計節后A股下跌幅度有限,甚至可能出現上漲。”程小勇表示。
此外,清明假期期間外盤VIX波動指數創近5年新高,顯示市場擔憂加劇,美股、黃金、大宗商品等資產價格大幅下挫。“節后銅價有跌停風險。我國已率先對美進行反制,若歐洲等地區同樣反制,市場擔憂情緒將進一步加劇,有色金屬板塊有繼續下跌的風險。”劉培洋說。
程小勇認為,中國出臺反制措施,意味著中國并不擔憂外需會出現大幅萎縮,因為先進制造業提升了中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且中國工業基礎設施完備,美國制造業回流短期很難見效,且高通脹將迫使美國政府調整關稅政策。另外,中國外貿更加多元化,對美出口依賴下降。預計短期美國加征關稅對中國出口會形成較大沖擊,但中長期會實現再平衡,A股將走出獨立上漲行情。
商品市場方面,程小勇認為,全球供應鏈格局和貿易格局將重塑,但大宗商品消費不會消失,而是供應國和消費國貿易流向發生改變,高關稅會抬升美國商品進口成本,增加通脹壓力,美國滯脹風險攀升,對商品價格反彈有利。另外,針對外需下降,中國可能出臺更多對沖措施。不過,投資者仍需關注極端風險,比如美國或部分國家出現經濟衰退或債務危機,屆時商品需求可能大幅萎縮,下跌風險會加大。
“短期國內部分商品出口受限,可能導致國內供應增加,價格下跌。但貿易摩擦也會促使中國加強關鍵商品的自給自足能力,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對長期需求和價格有積極影響。”王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