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舉行的2025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上,聯想集團憑借ICT行業領先的綠色化、智能化供應鏈建設,以AI技術賦能教育與公益事業的先鋒實踐,榮獲“世界互聯網大會杰出貢獻獎”(社會貢獻類)。
楊元慶在獲獎感言中表示,“感謝世界互聯網大會對聯想集團在智能化、綠色化供應鏈轉型,以及以AI技術賦能教育與公益事業等領域所做的探索實踐的肯定。我們會繼續以前沿的AI技術創新,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社會經濟繁榮與進步貢獻科技企業的力量?!?/p>
近日出版的《中國網信》雜志,刊發了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的署名文章《以“人本智能”理念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文中呼吁AI時代應以人本價值校準技術目標,以普惠實踐縮小“發展鴻溝”,以多元共治升級規則體系,讓“人本智能”成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基石。
楊元慶在署名文章中提出,本輪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創新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可以實現文生圖、文生視頻、文生代碼等創造性功能,更重要的是重構了人機交互模式,讓人機協作、人智共創成為新模式。
十年前,“互聯網+”浪潮對傳統行業的變革主要體現在“連接力”——通過互聯網平臺讓個人、企業和機器在網絡空間留下數據痕跡,通過信息交換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實現生產過程的流程再造;十年后,“人工智能+”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人本力”——當機器作為有認知、決策和執行能力的主體進入網絡空間,人類馴化和駕馭人工智能的能力,也就是人機關系,已經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新質生產力。
他指出,當前混合式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實現普及普惠的有效路徑。通過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個人超級智能體和智能終端設備,通過為企業部署定制化、本地化的大模型并開發企業超級智能體,能夠幫助個人和企業使用混合式人工智能。這樣的超級智能體通過不斷學習進化,將成為個人和企業的“智能雙胞胎”。由此帶動AI產業未來向以個人和企業為中心的“人本智能”轉變。
據悉,聯想集團聯合中國ESG30人論壇等組織在去年發起《人本智能發展與治理倡議》,與眾多科技企業和機構共同承諾踐行和推廣“人本智能”發展理念,共建“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迄今已有50家企業和機構加入該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