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技股再遭猛烈拋售。
隔夜美股市場,三大指數全線重挫,納指一度大跌超2%,標普500指數跌超1%,大型科技股集體大跌,英偉達、特斯拉大跌超3%,與AI相關的個股全線崩跌,其中“AI應用股”多鄰國股價暴跌超25%。
有分析指出,AI巨頭OpenAI高管的最新言論加劇了市場對“AI泡沫”的討論,疊加美國就業市場進一步惡化跡象,使得市場情緒愈發緊張,VIX恐慌指數大幅收漲超8%。另外,美聯儲降息前景的不確定性也是美股市場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多位官員們的最新講話凸顯了美聯儲內部對降息路徑的重大分歧。
美股全線重挫
美東時間11月6日,美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低走,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跌1.12%,納指大跌1.9%,道指跌0.84%。

美股大型科技股集體重挫,AMD大跌超7%,英偉達、特斯拉、高通大跌超3%、亞馬遜、Meta、甲骨文跌超2%,微軟、臺積電ADR跌超1%,蘋果、博通亦小幅收跌。
其中,與AI相關的個股普跌,進一步凸顯了投資者對科技股高估值的擔憂。AI應用股多鄰國股價暴跌超25%,創有史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公司業績指引不及預期,同時強調專注“用戶增長”,而不是短期貨幣化。
有分析指出,OpenAI高管的最新言論引發了“AI巨頭需要美國政府提供擔保”的誤解,加劇了市場對“AI泡沫”的討論與擔憂。
據悉,OpenAI首席財務官Sarah Friar在周三的一場活動中表示,公司正在尋求構建由銀行、私募基金、以及聯邦政府“兜底”或“擔保”組成的生態體系,以幫助公司為其巨額芯片投資提供融資支持。
隨著輿情升溫,Friar周四發帖澄清,OpenAI目前并沒有在尋求政府為其基建投資承諾提供“兜底”,使用“兜底”這個詞導致她的本意被混淆。
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也解釋稱,公司CFO的意思是美國政府應當建立“國家戰略算力儲備”,大量簽訂算力采購協議。但這應該服務公共利益,而不是幫助某家私營公司獲利。
隨后,特朗普政府的AI顧問David Sacks回應:“聯邦政府不會對AI進行救助。美國至少有5家主要前沿AI模型公司,如果一家倒閉,其他公司將取而代之。”
另外,美股市場大跌還受到就業市場惡化的影響。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數據顯示,當月美國企業裁員總數為153074人,主要由科技業和倉儲業推動,較9月增加183%,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為2022年來10月最高。此外,2025年亦成為自2009年以來裁員最嚴重的一年。另據Revelio Labs最新發布的數據,美國10月非農就業減少9100人,此前一個月增加了33000人。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的Elias Haddad表示,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再次降息25個基點,因為美聯儲的緊縮政策可能會加劇本已脆弱的就業形勢,而且通脹上行風險并未出現。
美聯儲官員密集發聲
與此同時,美聯儲降息前景的不確定性也是美股市場大跌的主要原因。
近期多位美聯儲官員密集發聲,進一步加劇了美聯儲內部分歧。美東時間11月6日,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表示,由于政府“停擺”導致關鍵通脹數據缺失,他對進一步下調利率持謹慎態度。
盡管古爾斯比此前一貫主張逐步降息,但他在最新的講話中表示,重要物價報告的缺位令其擔憂,特別是在總體通脹近期呈現回升態勢的背景下。
他聲稱:“如果通脹方面出現問題,我們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察覺;而如果勞動力市場惡化,我們幾乎可以立刻看到變化。”
古爾斯比在今年12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將擁有投票權,屆時美聯儲將決定是否繼續此前兩次會議的降息步伐。
相比之下,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瑪克(Beth Hammack)的講話更加“鷹派”,她當天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的活動上明確表示,相比勞動力市場疲軟,通脹是更緊迫的擔憂。
哈瑪克認為當前利率設定“幾乎沒有限制性”,主張貨幣政策應繼續對通脹施加壓力。
哈瑪克估計,通脹要到2026年之后一到兩年才能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這與美聯儲19名政策制定者的中位數預期一致。這意味著,美聯儲將在“近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無法實現價格目標,并有將高通脹嵌入經濟的風險。
哈瑪克表示,她主張對政策利率采取溫和限制性立場,以確保通脹及時回歸2%,當前利率設定“幾乎沒有限制性”。
此外,"美聯儲三把手"、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同一天表示,低利率時代仍在持續,中性利率估計在1%左右。在現實世界的政策制定中,當前數據比中性利率估計更重要。
曾擔任美聯儲負責金融監管副主席的美聯儲理事巴爾(Michael Barr)則表示,美聯儲必須關注“如何確保就業市場保持穩健狀態”。
另外,美聯儲新任理事米蘭在前一日的講話中表示,他認為美聯儲繼續降息仍是“合理的行動”,包括12月的議息會議繼續降息。
上述官員們的表態凸顯了美聯儲內部對降息路徑的分歧進一步加劇,為12月的議息會議增添了不確定性。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