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 吳志
位于進博會展館5.1館的太平洋羊駝家紡集團的展臺,比去年大了許多,但仍然被羊駝大衣、羊駝帽、羊駝床墊等各類羊駝纖維制品堆得滿滿當當。
今年是太平洋羊駝家紡集團第六次參加進博會。該公司常務董事、聯合創始人耿聰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參加進博會時,公司的展位面積只有9平方米,展出的產品只有羊駝被一個品類。
初次“亮相”進博會的成果,讓公司出乎意料。“我們的產品在展會前三天就一售而空,后來只能不斷補貨。”耿聰說。
如今,太平洋羊駝家紡集團已成為進博會的“老朋友”。公司在進博會的展臺面積也越來越大,從第一屆的9平方米開始,到今年已經達到120平方米。公司展出的產品也從最初的一個品類擴展到多個品類。耿聰說,今年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比前幾年有顯著增長。
“我們對進博會非常期待,我們正是通過進博會成長起來的企業之一。”耿聰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進博會之外,太平洋羊駝家紡集團也充分利用國內的生產制造和供應鏈優勢,提升產品競爭力。耿聰介紹,公司的羊駝纖維等原材料均來自新西蘭,部分研發和生產則選擇與國內企業合作,利用雙方優勢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群體的需求。
從小展位變成大展臺,再到多展臺聯動,在進博會展館,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展臺面積不斷擴大,其背后正是企業和品牌借力進博會后蓬勃發展。
今年,來自哥倫比亞的巧克力品牌Lok展臺面積也擴大到了54平方米,展臺上各種巧克力產品琳瑯滿目。Lok中國品牌CEO李曉拿起一款咖啡豆巧克力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專門為中國消費者設計的產品。”
Lok品牌此前在拉美市場已擁有很高的知名度。2022年,公司首次參展進博會,迄今已連續參加了四屆。“第一年8平方米,第二年18平方米,第三年36平方米,今年已達到54平方米,我們的展臺面積逐年增長。”李曉說。
通過進博會,Lok從最初的“嶄露頭角”,到如今已經走進了國內各大商超、電商平臺。李曉表示,進博會的確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入中國市場最好的平臺,也是許多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