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稅收新政對個人舊金飾無影響 零售金價或現短期波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郭聰聰2025-11-04 10:05

10月29日,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對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標準黃金實施一系列增值稅政策調整。

作為針對國家級黃金交易平臺出臺的新規,本次新規不僅為未來兩年多的黃金交易提供了稅收指引,更是首次將黃金交易按用途劃分為“投資性”與“非投資性”兩類,并據此適用不同的增值稅處理方式,為我國黃金交易的規范化、價格透明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那么,本次稅收新政有哪些亮點?又將如何影響個人金飾買賣與零售金價走勢?

政策核心:黃金用途決定稅負,分類管理為亮點

《公告》最亮點的突破,在于首次在稅收上將黃金用途界定為“投資性”與“非投資性”兩大類。

所謂投資性用途,包括直接銷售,以及加工生產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條、金塊、金錠、金片或者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發行的法定金質貨幣;非投資性用途,是指用于投資性用途以外的情形,典型如黃金首飾加工、工業用金等。

在這一分類基礎上,新規稅收政策呈現出明顯差異:

會員單位購入標準黃金用于投資性用途的,交易所在發生實物交割時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同時免征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并按照實際成交價格向買入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意味著,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買入方,可憑取得的專用發票全額抵扣進項稅額,顯著降低了初始投資的稅收成本。

會員單位購入標準黃金用于非投資性用途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稅,并按照實際成交價格向買入方開具普通發票。若買入方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以普通發票上注明的金額為基數,按6%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王帥鋒律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本次新規最核心之處在于明確區分了黃金交易的用途——是用于投資還是用于非投資用途。”

他進一步解釋,通過交易所購入金條用于投資的,可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并可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但當這些金條再次銷售時,不僅需全額繳納增值稅,且只能向購買方開具普通發票。“這種‘進項可抵、銷項無專票’的設計,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黃金的二次流通。”

而對于非投資性用途,王帥鋒指出其進項抵扣相當于“打了折扣”——一般納稅人通常可按13%稅率抵扣,但此處僅能按6%的扣除率計算,這意味著購買企業需承擔部分無法抵扣的稅負。

與此同時,新規針對交易所內實物交割場景制定了征管規則。根據《公告》,2027年底前,會員單位或客戶通過交易所交易標準黃金,賣出方銷售時統一免征增值稅;未發生實物交割的,交易所直接免征增值稅;一旦發生實物交割,則按照新規規定適用增值稅政策。

場內免稅VS場外13%稅率,新規引導“場內交易”

此次新規另一大亮點,是通過顯著的稅收差異,引導黃金交易向交易所集中。

《公告》明確,納稅人不通過交易所銷售標準黃金,需按現行增值稅政策繳稅;而通過交易所交易的會員單位或客戶,賣出標準黃金時免征增值稅,兩者稅負具有差距。

這里的“場內交易”,特指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兩大國家級平臺內開展的標準化黃金交易,比如黃金ETF、黃金期貨等。這些交易所提供標準化合約,交易透明度高,無論是經交易所章程注冊的會員單位,還是按規定備案的客戶,其交易均受到監管。

而“場外交易”指在交易所之外進行的雙邊黃金交易場景,包括金店、國際場外市場等,這類交易具有門檻低、靈活性高的特點,但往往缺乏統一的監管框架,流動性較差,市場透明度較低。

具體來看,場外交易的增值稅稅率按主體類型劃分:一般納稅人銷售標準黃金,需按13%(現行規定)的稅率繳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則需按3%(現行規定)的征收率繳納。

以一筆100萬元的標準黃金交易為例,若通過場外交易,一般納稅人需繳納13萬元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需繳納3萬元;若通過交易所交易,賣出方則可全額免征這筆稅款,稅負優勢明顯。

“新規的導向非常清晰,就是要讓更多黃金交易在場內進行。”王帥鋒表示,交易所內交易不僅稅收政策明確、征管規范,還能通過集中交易形成更透明的黃金價格,避免場外交易可能存在的稅收盲區和價格操縱風險,長期來看有利于提升我國黃金市場的規范性和國際影響力。

個人舊金飾交易無憂,零售金價或現短期波動

新規落地后,普通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莫過于個人手中的黃金飾品交易是否會受到影響,以及黃金首飾的零售價格將如何變化。

針對消費者對于“個人買賣黃金飾品是否要繳稅”的疑慮,王帥鋒介紹道,根據《公告》內容及現行稅收法規,個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包括黃金首飾)屬于免征增值稅范疇。

王帥鋒進一步告訴本報記者,普通人轉讓自用、佩戴過的黃金首飾等,原則上無需繳納增值稅。但需注意“經營行為邊界”:若個人頻繁、大規模銷售黃金飾品,可能被稅務部門認定為“經營性銷售”,需按小規模納稅人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這需具體結合交易頻率、金額、是否有固定經營場所等因素綜合判斷”。

與個人舊金飾交易基本不受影響不同,黃金首飾的零售價格則可能因新規而出現短期波動。近期,周大福等知名黃金品牌已宣布上調金價,部分消費者疑惑“是否由新規導致”。

王帥鋒分析認為:“黃金零售價格的上漲是國際金價走勢、市場供需關系、匯率波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稅收新規確實可能通過‘稅負傳導’機制對零售端價格產生一定影響。”

“對于新生產的黃金首飾,其上游交易商從交易所采購非投資性黃金時,由于進項抵扣不足(僅能按6%扣除),可能承擔一部分稅收成本。為維持合理利潤,上游企業有可能將這部分成本向產業鏈下游轉嫁,最終可能導致金店銷售的黃金飾品價格在短期內出現波動。”王帥鋒指出。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91 | 亚洲视频高清在线人 | 亚洲中文字幕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