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性”常常被人用來形容德國慕尼黑,因為慕尼黑是一座既守舊又新潮、既繁華又寧靜的城市。2025年9月8日,兩年一屆的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以下簡稱“慕尼黑車展”)于慕尼黑舉辦。本屆慕尼黑車展以“‘動’悉一切”(IT'SALLABOUTMOBILITY)為主題,深度聚焦智慧出行領域趨勢與發展。
《中國經營報》記者關注到,與2023年跨國車企在IAA展示電動化轉型初步成果不同,2025年慕尼黑車展,以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奧迪、大眾為代表的跨國車企,發布基于全新純電平臺的量產車,開啟電動智能新時代。
同時,在全產業鏈生態出海新階段,中國整車、三電、智能科技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積極在車展上展示新產品、新技術。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此次共有748家展商參展。其中在423家海外參展商中,中國展商數量排第一位,共116家整車、零部件以及相關企業參展。
法國標致雪鐵龍前研發工程師、淺覺深知咨詢公司創始人陸盛贇表示:“我觀察到,有多家參展的中國車企提到‘本土化運營’,也有新勢力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這說明我們中國企業正在以‘空杯心態’深入了解歐洲用戶特有的需求。實際上,德系車企此前進入中國市場也積極實施本土化策略(如推出長軸距車型),這種尊重市場差異的體現,值得我們出海的企業借鑒。”
一位傳統車企人士向記者分享道:“今年參加慕尼黑車展的零部件企業比整車還多,包括智駕、芯片、座艙、電池等賽道。當前,零部件企業的戰略導向更傾向于客戶近距離觸達,強調‘客戶在哪里,布局就在哪里’的務實邏輯。”
汽車發源地的“交鋒”
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歐洲,正成為中國車企海外增量的核心戰場。
身處德系車企的大本營,大眾、奔馳、寶馬、奧迪等跨國車企帶著多達十幾款新車及概念車型的亮相,宣告著其在本屆慕尼黑車展上的主角地位。
在距離沃爾夫斯堡約600公里外的慕尼黑,大眾汽車呈現近3年的核心研發成果以及品牌新方向。
新能源產品方面,新ID.Polo與ID.PoloGTI以偽裝形式亮相,接近量產的緊湊型純電SUV,ID.CROSS概念車也迎來了全球首秀。燃油車方面,在本屆IAA中,全新T-Roc正式亮相,這款暢銷車型全球銷量已達100萬輛。全新T-Roc與全方位升級的Ti-guan、Tayron和Passat進一步強化了大眾汽車在歐洲的產品陣容。
值得一提的是,大眾汽車將啟用全新的車型命名策略,ID.Polo將是率先采用這一方案的車型,而多款大眾汽車經典車型的名稱也將延續至純電車型之上。
大眾汽車方面在車展上透露,未來,大眾汽車還將在小型與緊湊型市場推出4款全新純電車型,這些新產品將自2026年起陸續上市。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施文韜(ThomasSchfer)表示:“我們對于未來5年設定了十分明確的目標:至2030年,我們要成為引領前沿科技的量產品牌。”
9月8日,全新純電GLCSUV于慕尼黑車展梅賽德斯-奔馳之夜亮相并全球首發。全新純電GLCSUV是該系列首款采用新升級的家族設計語言的車型。配備梅賽德斯-奔馳迄今為止最大的屏幕——全新MBUX超聯屏、9個分區和星空氛圍燈的智能光感全景式天幕,以及以AI驅動的MB.OS“超級大腦”,其設計語言、駕控表現全面升級。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Klle-nius)在現場表示:“隨著全新純電GLCSUV的到來,我們將持續展開梅賽德斯-奔馳史上最強產品與科技攻勢。”
寶馬轉型的里程碑式產品新世代首款車型——新世代BMWiX3亮相車展,該款車型在驅動系統、電池技術到操作理念和數字化體驗等方面實現了全維度進化。在電池技術方面,BMWiX3搭載寶馬大圓柱電池,中國專屬版可實現10分鐘補能超400公里,CLTC續航超過900公里。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現場透露,品牌將于明年初推出第二款新世代車型:新世代BMWi3,定位于一款詮釋BMW品牌核心駕駛精神的電動運動轎車。
在本屆展會上,除了擁有主場優勢的德系車企集中展示自身在智能電動領域的最新成果外,紅旗、小鵬、零跑、比亞迪、東風、長安等中國車企展出的多款新車,憑借創新設計與硬核技術吸引了歐洲人士關注。
9月9日,紅旗全新純電動SUVEHS5在慕尼黑車展迎來全球首秀。新車是紅旗品牌首款搭載900V平臺的純電中型SUV,并配備了司南智駕,采用純視覺方案,具備高速NOA、城市NOA、自動泊車、跨層記憶泊車等高階智駕能力。
一汽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王羚宇宣布,紅旗歐洲本土化戰略全面啟動,加快紅旗品牌向屬地化和品牌化經營模式轉變。據悉,自2021年進入挪威市場以來,紅旗已成功布局歐洲10國52城。未來將依托新成立的一汽歐洲公司,深化本地化運營,計劃到2028年推出15款車型,同步建設超200個服務網點。
值得一提的是,有造車新勢力為了更好地進行本土化運營,加速創新技術落地,服務當地用戶,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在此布局背后,是中國國內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美國市場因關稅政策難以突破的現實考量,而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歐洲,正成為中國車企海外增量的核心戰場。
不過,也有一些頭部車企并未參展。就此,上述傳統車企人士向記者分析:“一些車企缺席國際大型車展實屬常態,可能是因為預算壓縮,而非戰略的轉變。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參展成本遠高于國內,其投入產出比在預算收緊的環境中更易受到審視。若非業務部門出于銷售或客戶關系維護的明確需求,品牌宣傳部門通常不會主動提議海外參展。”
供應鏈企業協同出海
歐洲車企已意識到中國在部分領域(比如智駕、智艙)形成先發優勢,并愿與這些領域的公司合作。
智能駕駛、智駕芯片、電池等細分賽道的中國供應鏈企業亮相慕尼黑車展,與整車企業形成協同出海格局。
地平線、Momenta、輕舟智航、車聯天下等智能駕駛領域的公司展示了前瞻技術。地平線攜征程⑧系列計算方案、重磅升級的HSD城區輔助駕駛系統亮相慕尼黑車展。目前,地平線已與包括中國前十大車企在內的全球超40家車企及品牌達成深度合作,累計賦能合作車型超400款。截至今年8月,地平線征程家族累計量產突破1000萬套,成為國內首家達成千萬級出貨量里程碑的智駕科技企業。
在深耕中國市場與支持中國車企出海的同時,地平線持續將開拓國際化布局作為重要方向。目前,包括大眾汽車、日本最大汽車集團在內,已有9家合資車企與地平線達成30款車型定點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車展期間,地平線對外宣布,坐落于慕尼黑的歐洲總部正式成立。這一重要舉措標志著地平線已構建起面向全球市場的本土化運營能力。
Momenta在本屆車展展示端到端飛輪大模型技術成果,以及與生態合作伙伴的最新進展。Mo-menta成立于2016年,創立之初,Momenta提出“一個飛輪兩條腿”戰略,即基于數據驅動,智能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Robotaxi相互協同,共同進化,更高效快速地實現自動駕駛規模化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Momenta與全球最大的移動出行服務平臺Uber于本次車展宣布最新合作,雙方計劃于2026年在慕尼黑開啟L4級自動駕駛Robotaxi的商業化運營。與此同時,Momenta與組合駕駛輔助系統(ADAS)領域的全球引領者法雷奧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聯合開發先進的中高階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及自動駕駛產品、系統和解決方案。
中國智能座艙領域科技公司車聯天下(Autolink)與全球工程、技術與咨詢服務提供商Expleo在本屆慕尼黑車展現場簽署了合作備忘錄(MoU)。根據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合作為歐洲汽車整車廠設計、開發、驗證并集成ADAS及座艙嵌入式系統,并以法國整車廠作為初始合作重點。
在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公司展示了固態電池、大圓柱電池等前瞻技術。
寧德時代在慕尼黑車展前夕的“OPENDAY”上發布神行PRO長壽命長續航版本電池。寧德時代方面介紹,這是全球首款兼具758公里超長續航,12年100萬公里超長壽命的磷酸鐵鋰電池,更適配歐洲LEASING(租賃)模式。
億緯鋰能在車展上重點展示了大圓柱電池及系統、低壓電池系統、機器人及低空經濟電池等多領域創新成果,并發布首款電池護照,全面展現在電池研發、智能制造與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的實力。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受邀體驗搭載Omnicell大圓柱電池的寶馬新世代iX3車型。該電池助力全新iX3實現CLTC綜合續航超900公里,并支持10分鐘快速補能400公里以上。
陸盛贇分享道:“歐洲車企已逐漸意識到中國在部分領域(比如智駕、智艙)形成先發優勢,它們也希望了解這些領域的技術,與中國公司合作,比如大眾、地平線、寶馬和Momenta。今年年初,我協助一家法國咨詢機構撰寫了一份白皮書,主要面向歐盟主要車企及政策制定者,系統地展現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呈現中國的發展進度,警示歐洲車企要加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