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3日,“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于上海黃浦世博園區舉行。今年的外灘大會聯合張江機器人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合肥科大硅谷、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這四大機器人展團,首次設立“機器人小鎮”,匯聚了智元、開普勒、傅利葉等來自國內外40余家具身智能企業,集中展出100多款機器人產品。
人機互動走向深度協同
從現場的體驗來看,今年外灘大會科技展區的策展呈現人機共生進一步深入的科技理念,人機互動不是簡單的指令與執行,而是一種深度融合、協同共進的態勢。
螞蟻集團旗下的具身智能公司靈波科技的R1機器人首次亮相外灘。這是一款多模態感知和交互機器人,可多場景作業。現場展示的是“機器人廚師”,正在為觀眾烹飪四道菜品。該機器人具有多模態識別能力,能自動識別操作臺上的各類食材和廚具,精準定位食材工具,從取菜、炒菜到清潔,全流程自動化,無需人工干預。
智能機器人企業傅利葉展出了剛正式開售的人形機器人GR-3、開源人形機器人N1及智能康復機器人。在機器人小鎮,傅利葉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Care-bot”GR-3引發關注,該款機器人采用莫蘭迪暖調配色,身高165厘米,全身55個自由度,可應用于公共空間、教育機構等場所,承擔獨居老人情感陪伴、兒童互動玩伴等角色。
在醫療健康領域,傅利葉使用ArmMotus? EMU三維上肢康復機器人,采用創新的線驅傳動方式搭配輕量化的碳纖維材料,再基于傅利葉自主研發的力反饋技術,能模擬治療師的手法,在三維空間內實現更輕便柔順的上肢康復訓練。據傅利葉介紹,EMU三維上肢康復機器人適用于神經或肌骨損傷等導致的上肢功能障礙的用戶。截至目前,傅利葉已推出超30款智能康復機器人產品。
在科技展覽展區,迎賓接待的是來自松延動力的仿生機器。據悉,松延動力在剛結束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摘取了自由體操、跳遠項目雙料冠軍,作為全球首款突破30自由度的高仿生機器人,集成了多模態大模型,能夠和人進行語音、表情、動作交流。
養老亦是備受全球關注的智能應用場景之一,復旦光華一號康復機器人聚焦養老護理場景,具備攙扶老人行走、協助起床等功能,并通過類腦啟發算法實現喜、怒、哀、樂四種表情模擬,還能通過舌診、面診對參觀者進行體質辨識。
此外,觀眾還可與高擎機器人一起踢足球,感受人形機器人的穩定和靈活;觀看靈童機器人女團表演,沉浸式體驗多模態感知技術;等待150秒,請調酒大師 ROBOT BARTENDER 調制一杯科技范兒的雞尾酒。種種新變化無不表明,人機互動正在走向深度融合。
機器人展現最新職業技能
9月10日,外灘大會舉辦AI科創賽“機器人職業技能表演賽”,4家具身智能廠商的機器人輪番登場。在表演賽上,機器人翻越崎嶇高地,操作電箱閘刀,安插火藥雷管,甚至還在廢墟中成功救出“嬰兒”。
七騰機器人挑戰“危境穿越”任務,它需在模擬崎嶇沙地行走、上坡與下臺階。輪式底盤雖有晃動卻迅速調整恢復。賽事出題人、螞蟻數科AI智能終端資深專家梁子指出,該任務是希望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進入人跡罕至的野外勘探場景,非常考驗機器人的運動控制與環境感知,七騰的快速響應體現出了良好的算法基礎。
雙瀛航空&求之科技隊共同研發的機器狗挑戰了多項高難度任務,在工業巡檢環節,該款機器狗精準完成開關門、識別按鈕、拉閘報警等電箱操作六大動作。機械臂操作流暢,僅在推閘刀時出現一次力度偏差,但迅速自我修正。轉戰救援現場后,它通過多模態傳感器掃描生命信號、清除石塊,最終穩穩“救出”仿真嬰兒,引發掌聲雷動。
比賽評委曙光公益救援同盟指揮長、廈門市曙光救援隊王剛表示,機器人能突破人體極限,進入高溫、有毒環境承擔極端危險的任務。它們將是救援隊未來的“超級隊友”,這意味著更多生命可能被拯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慶杰坦言,工業巡檢和應急救援是機器人落地最具價值的兩大場景。“當前機器狗的移動能力已較為成熟,但精細操作仍是行業痛點。雙瀛航空&求之科技隊通過機械臂加持,在力控與視覺融合上表現突出,自適應調整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劉慶杰表示。
中科慧靈機器人挑戰的是模擬礦洞爆破任務,需將火藥芯精準插入雷管及狹窄礦洞。盡管動作出現一次手滑,但機器人經過調整后最終實現毫米級精準操作。梁子解釋道,該類任務常見于礦山爆破、井下作業的火藥制作等高風險場景,這類任務普遍存在抓取與定位偏差的行業難題,中科慧靈展現出了良好的實時糾偏與機械臂協同能力。
劉慶杰總結指出,機器人展示的不僅是技術流暢性,更是嵌入代碼的務實與溫情。螞蟻數科梁子表示,具身智能在工業場景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涵蓋制造、質檢、產線巡檢、物流等重要環節。希望借助此類賽事推動行業聚焦真問題、真場景,螞蟻數科也將持續開放高質量訓練數據與研發平臺,與行業共同探索更深入、更豐富的場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