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100個交易日披星戴帽,7次逃脫退市!“保殼王”科新發展財技大起底,監管已多次出手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王數新2025-09-09 13:06

近年來,監管機構不斷鼓勵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政策,旨在提升股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然而,仍有一些企業成了反面典型,長期不進行分紅,科新發展便是其中之一。自2000年上市以來,這家公司已經歷了25年的風風雨雨,卻從未向股東派發過現金紅利,并且多次徘徊在退市的邊緣。上市25年來,公司有多達4100多個交易日處于ST狀態或*ST狀態,占其總交易日數的比例接近68%,累計上演了7次驚險的保殼行動。在此過程中,監管機構也屢次對其異常狀況進行干預。

上市25年0分紅

科新發展的前身為天龍集團,于2000年6月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自上市以來,公司在利潤分配方面表現極為吝嗇,25年時間里,從未有過現金分紅的記錄。從財務數據來看,這種不分紅的背后是公司缺乏分紅能力。據統計,科新發展上市后的超過一半年份都深陷虧損泥潭,25年累計凈虧損近8億元,如此糟糕的經營狀況,使得公司沒有可供分配的利潤。公司的扣非凈利虧損更為嚴重,25年累虧超9.5億元。

圖片3.png 

從其發展歷程來看,上市初期,公司以天龍大廈為核心資產,主營酒店經營和餐飲旅游等服務業務。但上市僅一年后,由于天龍大廈停業裝修等因素,公司在2001年便遭遇業績滑鐵盧,歸母凈利虧損超6800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超7100萬元,并被年審會計師出具了“無法判斷期末存貨實際情況是否已恰當反映”的審計報告。此后多年,公司業績始終未能走出困境,即便在某些年份實現盈利,也難以彌補長期虧損的窟窿,致使公司累計可供分配利潤長期為負,這成為其無法分紅的根本原因。

7次逃脫退市

在常年虧損的背景下,科新發展卻仍能維持著上市地位,堪稱A股市場的“不死鳥”:上市25年來,公司有多達4100多個交易日處于ST狀態或*ST狀態,占其總交易日的比例接近68%。更令人驚奇的是,公司先后7次成功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完成保殼壯舉。

圖片4.png 

具體來看,2003年,由于連續兩年凈利潤為負,且每股凈資產低于股票面值,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變身“ST天龍”。在這危急時刻,公司管理層迅速采取行動,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的短短一個季度內,通過快速易主,并借助債務轉移成功回收此前公告“存在大額虧損”的理財投資,最終在2004年發布首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公告,完成了第一次保殼。

此后,公司又先后更名為山水文化、科新發展,在2007年、2010年、2014年、2017年、2020年和2025年多次面臨退市風險,但每次都能在關鍵時刻上演逆轉。回溯過往財報,該公司2009年及2013年均在當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的情況下,依靠第四季度“回血”實現了全年業績快速扭虧,這種驚險的財務大戲頻頻上演。

總的來說,科新發展歷次“逃脫退市”,多伴隨著債務重組、資產處置、業務結構調整等手段,其間還有多次實控人變更。到了2024年,公司再度變更實控人。彼時該公司披露,連宗盛出資2億元,通過合計間接持有上市公司33.23%股份,成為公司新實控人。

新實控人變更之后,科新發展過往業績在下半年或四季度突發飆升的“慣例”似乎并未改變:2024年前三個季度公司營收僅為1.57億元,2024年第四季度卻飆升到2.18億元;2024年上半年虧損超700萬元,全年凈利為4000萬元。該公司稱,2024年二、三及四季度營業收入環比快速增長,主要系公司自2024年二季度開始,加大建筑工程相關業務的資源投入和市場開拓力度,集中力量在資源優勢地區挖掘開拓裝修工程業務新客戶、新項目等。

到了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經營情況依然疑點重重:上半年營業總收入達1.29億元,同比上升319.15%;歸母凈利潤為2289.72萬元,同比上升424.93%,實現扭虧為盈;但扣非凈利潤為-32.15萬元,仍處于虧損狀態,且經營凈現金流也仍處于流出狀態,表明公司核心業務盈利能力依然薄弱,盈利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業績預告中稱,今年上半年公司繼續開拓建筑工程市場,承接并執行了新的項目,是較去年同期增長較大的主要原因。這一點也與裝修裝飾行業整體的低迷現狀形成了明顯背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科新發展所屬的裝修裝飾行業營收381.4億元,同比下降近20%,凈利虧損1.48億元。

監管多次出手,規范之路任重道遠

由于業績大幅波動、股價異常漲跌等因素,科新發展多年來受到了監管部門的密切關注。公司及部分相關責任人也因為存在不合規行為受到了監管處罰。

例如,在2024年三季報大幅增長之際,監管部門就對其業績真實性、收入確認合理性等問題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詳細說明建筑工程業務規模突然擴大的原因、與客戶之間的交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等。這反映出監管部門對公司業績異常波動的高度關注,旨在防止公司通過不正當手段操縱業績,誤導投資者。而從過往來看,公司頻繁出現過會計政策變更的情況,也引發了不少質疑。

圖片5.png 

在處罰方面,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曾因信息披露違規等問題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這不僅損害了公司的市場形象,也對投資者的決策產生了誤導。監管部門的出手,旨在維護資本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科新發展上市25年0分紅、7次逃脫退市的背后,是公司長期糟糕的經營業績、頻繁使用財技手段以及監管與公司之間的持續博弈。對于投資者而言,在投資此類公司時需保持高度謹慎,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和財務狀況。對于監管部門來說,應進一步加大對這類問題公司的監管力度,完善監管機制,以維護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 林麗峰
校對: 王錦程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 | 亚洲第一区二区视频网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