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交所274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2025年半年報披露。面對復雜的宏觀環境,北交所上市公司穩中求進、進中蓄勢。財務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呈回暖勢頭,并在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新動能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整體經營業績穩健
第二季度回暖態勢明顯
北交所數據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920.64億元,平均營業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6.01%,重拾上漲態勢;共計實現歸母凈利潤59.09億元,平均歸母凈利潤2156.46萬元,同比下滑10.59%,下滑幅度進一步收窄。其中,超六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增長,225家公司實現盈利,盈利面82.12%,五成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13家公司扭虧為盈。
分季度來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經營呈現回暖跡象,共計實現營業收入505.47億元,環比增長21.75%;歸母凈利潤31.33億元,環比增長12.88%。在一攬子增量政策帶動下,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末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同比增長15.41%。
龍頭公司上半年發揮“壓艙石”作用的同時,中小企業經營也彰顯出韌性。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交所市值前50名的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374.74億元,同比增長6.97%;實現歸母凈利潤32.14億元,同比增長2.66%;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的40.70%和54.39%。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央企國企覆蓋高端裝備、信息技術、醫藥生物等關鍵領域,上半年呈穩健增長態勢,平均實現營業收入3.90億元,同比增長9.34%,平均歸母凈利潤3535.99萬元,為市場平均水平的1.64倍。
與此同時,北交所中小企業頂壓前行、保持韌性,上半年共計實現營業收入548.21億元,同比增長4.42,共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1.53億元,27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50%。
研發資金人才聚力
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對科研人才吸引力,推動資金鏈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發生研發費用41.39億元,同比增長2.59%,其中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居前,辰光醫療等8家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超過30%。
北交所上市公司積極開展股權激勵,留住和吸引科研人才。今年以來,已有16家次公司披露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同比增加23.08%,累計有72家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覆蓋4266人,16家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覆蓋1072人,激發團隊積極性和創造力。
上半年,在多個前沿細分領域,北交所上市公司推進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創新成果轉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天工股份首個航天級緊固件用鈦合金絲材訂單正式交付,推動高端鈦及鈦合金材料的國產化進程,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創遠信科積極布局6G技術測試,已加入IMT-2030(6G)推進組,聯合承研的“面向新型網絡的6G基礎芯片原型測試與驗證”項目通過驗收。芳綸紙企業民士達打破國外壟斷,拳頭產品“間位芳綸紙”獲評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航空航天蜂窩芯材用芳綸紙”入選省級低空領域重點產品名單。
分紅回購加強市值管理
二級市場交投活躍度改善
近年來,北交所上市公司積極回報投資者,通過現金分紅、回購等方式共享發展成果。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7成北交所公司實施現金分紅,現金分紅總額達49.74億元,較上年增加5.35%。半年報期間,21家公司推出中期分紅方案,現金分紅總額達5.32億元。其中,錦波生物在今年已實施年度分紅1.77億元的基礎上,預計再派發現金紅利1.15億元。
此外,北交所股份回購也保持高位,公司上市后累計披露回購計劃122家次,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超27.07億元;央行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落地后,已有7家公司利用專項貸款進行回購增持,總規模超3.31億元,有效提振市場信心。北證50指數公司均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采取多種方式提升投資價值。
投資者對于北交所市場的關注也持續上升,二級市場交投活躍度已有明顯改善。
從參與主體看,截至上半年末,北交所合格投資者866.13萬戶,較上年末增加67.56萬戶,日均34.37萬戶投資者參與交易;專業機構投資者交易金額占比超10%,同比上升超過4個百分點。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上半年,北交所量價齊升,日均成交296.25億元,北證專精特新指數6月上線后穩步上漲。從資金投向看,市場交易額向龍頭企業、科技創新企業集聚。優質公司估值持續提升,市值100億以上、50億至100億公司分別較年初增加5家、20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工業機械等領域。計算機、電子、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成長賽道公司更獲市場青睞,成交額和估值水平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