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臧曉松
9月4日—6日,2025集成電路(無錫)創新發展大會在無錫拉開帷幕。華潤微(688396)董事長何小龍在大會期間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詳細介紹了公司的最新戰略布局。
近年來,我國功率芯片企業與車企等下游企業合作,顯著推動了功率芯片國產化率的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為功率半導體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機遇。”何小龍表示,隨著電動汽車滲透率的提升,對高效、高可靠性功率器件的需求顯著增加,尤其是在電驅系統、車載充電(OBC)、DC-DC轉換、電池管理系統(BMS)等核心模塊中,SiC、GaN等第三代半導體器件的應用正在加速落地。
近年來,華潤微積極布局新能源賽道,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車電子及新能源領域業務營收達12.48億元,同比增長37%,車規級產品累計通過認證102顆,入選工信部《汽車芯片推薦目錄》74顆,數量居行業第一,近百款車規級功率芯片實現量產,并穩定供貨給比亞迪等頭部新能源車企。公司通過推進車規級功率半導體全產業鏈產銷研基地建設,與吉利、比亞迪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等方式,深度嵌入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推動功率半導體國產化進程。
何小龍表示,未來,公司將圍繞“能效解決方案”持續提升模塊化、系統化能力,服務高端汽車電子與新能源市場,助力實現從“單器件供應商”向“系統級解決方案商”的轉型,與產業鏈伙伴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功率半導體產業高地,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領先地位的鞏固提升。
在功率器件方面,華潤微制定了清晰的戰略布局。
“首先,技術創新是我們不變的‘根’。”何小龍說,華潤微始終聚焦功率半導體的前沿方向,“未來,我們還將持續加碼前沿技術攻關,比如氧化鎵等新材料研發,為更長遠的競爭力打基礎”。
何小龍同時表示,產品落地要“扎進場景里”。“我們不做‘空中樓閣’式的技術,而是圍繞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工業自動化等剛需場景,重點提升智能功率模塊、功率集成模塊、先進功率模塊等產品的附加值。”他說。
“IDM模式是我們的‘護城河’。”何小龍表示,作為國內少數具備全產業鏈能力的功率半導體企業,華潤微打通了“設計—制造—封測”全鏈條:從晶圓制造到先進封測,從特色工藝開發到規模化生產,都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可為智能家居、AI服務器電源等場景提供更靈活的定制化服務。
在何小龍看來,只有生態協同才能“走得更遠”。功率半導體的發展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的合力。華潤微與諸多國內知名高校共建聯合實驗室,攻關材料生長、器件設計等關鍵技術;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車企深度合作,聯合開發車規級芯片。“通過這些合作,我們不僅要做好自己的事,更要帶動整個產業一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