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四周年總市值超9000億
來源:第一財經作者:周楠2025-09-02 14:26

9月2日,北交所迎來設立四周年。第一財經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達274家,總市值超9000億元,全市場合格投資者超900萬戶。

北交所自設立之初就定位于“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歷經四載,這一功能定位是否得以發揮?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對第一財經表示,北交所設立四年來,總體展現出穩健發展的態勢,逐步構建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一環,在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今年以來,北交所IPO、新股上市、市場指數等均有所表現,體現在IPO受理數領跑A股,多只新股“首秀”吸睛,在北證50帶動下市場流動性亦顯著改善。作為一家年輕的交易所,北交所改革步履不停,目前,“深改19條”落地兩年,年內,該所又推出了北證專精特新指數。

市場各方對北交所改革還有更多期許。多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希望北交所“深改19條”舉措加速落地,并加快推進920代碼的整體“換裝”,同時加快ETF、公募可轉債、專精特新指數基金的設計和申報等。

274家公司總市值超9000億

北交所官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該市場共有上市公司274家,較2021年11月開市之初(81家公司)增加逾3倍,總股本383.76億股,總市值9116.5億元。

從市值表現來看,根據Wind市值1指標,目前,北交所共有10家公司總市值超百億元,23家公司總市值在50億至100億元之間,合計占比約為12%。

北交所企業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盈利較為可觀。最新中報數據顯示,274家北交所公司上半年平均營收3.36億元,同比增長6.01%。其中,225家實現盈利,盈利面82.12%,當期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分別有168家和137家,占比分別為61.31%和50%。

北交所投資者群體規模也不斷擴大、結構進一步優化。與前期對比,2021年11月開市之初,北交所有400多萬合格投資者和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目前合格投資者總數增長約500萬戶。

整體來看,田軒認為,北交所設立四年來,市場規模穩步擴容、流動性逐步改善,同時,市場生態持續優化,中介機構、基金公司、社保機構等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度不斷提高,市場透明度不斷提升。

在他看來,北交所在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方面展現出多重“包容性”,這體現在:上市標準設計上,針對中小企業特點,設置多套差異化的上市標準;發行審核環節上,強調對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強的企業的適應性,適度放寬盈利要求;此外,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也體現包容性與靈活性的平衡。

對于當前北交所公司整體質量,田軒認為,量上,北交所公司數量穩步增長,涵蓋了高端制造、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質上,北交所公司整體質量穩步提升,經營業績保持增長態勢。

流動性、IPO、新股均有所表現

在北交所四年發展中,改善流動性、吸引長線資金、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長期成為關鍵詞。今年以來,北交所的IPO、新股上市、指數漲幅均有所表現。

IPO方面,數據顯示,上半年,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共受理177家企業IPO申請,較去年同期增長453%。其中115家擬赴北交所上市,占比超六成。另據北交所官網,上述企業中,110家處于問詢階段,5家IPO處于中止狀態。

新股方面,年內,北交所打新熱度持續升溫,新股“首秀”表現十分亮眼。

上月開啟申購的宏遠股份(920018.BJ),吸引了67.81萬戶投資者打新,最終獲配比例0.036%,共計凍結資金7408.33億元,創下北交所發行凍結資金紀錄。前期開放申購的志高機械(920101.BJ),凍資規模也超過7000億元。

不僅打新火熱,今年以來,北交所新股的上市“首秀”表現頗為吸睛,多股首日漲超4倍。廣信科技(920037.BJ)首日漲幅達500%;鼎佳精密(920005.BJ)、天工股份(920068.BJ)和星圖測控(920116.BJ),上市首日也均漲超400%。

北交所二級市場方面,上半年,北證50指數以近40%的漲幅,冠絕A股主要指數。數據顯示,年初至6月底,上證指數區間漲幅2.76%,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漲0.49%和0.53%,科創50漲1.46%,北證50的漲幅則高達39.45%。

隨著二級市場走強,一批公司市值水漲船高。按上述統計口徑,錦波生物(832982.BJ)、貝特瑞(835185.BJ)的最新總市值均超過300億元。

對于北交所當前的流動性,田軒認為,該市場流動性顯著改善,成交量、成交額和換手率等指標明顯提升。同時,在吸引長線資金方面,北交所推動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入市,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穩步提升。

“今年以來,北證50在主要股指中表現突出,背后是政策驅動與市場信心回暖的雙重作用,也反映出市場對北交所上市公司成長性和發展潛力的認可。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交所的流動性痛點。”他認為。田軒也提到,北交所作為新興市場,流動性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

市場期待更多政策“組合拳”

“改革”一直是圍繞北交所發展的核心關鍵詞。目前,“深改19條”落地兩年,市場對北交所的進一步深化改革有所期待。

華興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副總裁朱為繹對記者表示,希望北交所“深改19條”更多舉措能加速落地,并抓緊推進920代碼整體“換裝”,同時加快ETF、公募可轉債、專精特新指數基金的設計和申報,并推出北交所上市公司互動平臺,加強信息披露,落地“北交所+H股”,加快北交所國際化進程。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目前,北交所日成交金額在300億元上下波動,前期最高達到600億元,希望北交所成交額進一步擴大,上市公司市值水平進一步攀高。

IPO方面,隨著滬深IPO在2023年8月階段性收緊,北交所逐漸成為企業IPO首選地。北交所如何承接更多優質上市資源?

田軒認為,北交所應從多個維度協同發力,持續優化市場生態,提升對優質中小企業的吸引力和服務能力。首先,應進一步完善上市制度,適度降低企業上市的隱性成本和時間成本,簡化審核流程,提高審核效率。其次,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動建立企業培育體系。同時,優化中介機構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積極參與北交所市場建設,強化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

對于北交所當前和下一階段的改革重點,田軒認為,總體而言,應將重點聚焦于增強市場吸引力與服務能力。

他建議,可重點關注以下方面:一是進一步優化發行上市機制,探索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多元化融資制度;二是著力提升市場流動性,通過引入更多長期資金、優化做市商制度、豐富交易品種等方式,改善北交所的交易活躍度;三是強化持續監管與服務,加強信息披露監管,提升企業治理水平和透明度等。

此外,田軒建議,北交所還需進一步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吸引境外優質資本和企業參與,拓展市場廣度與深度,提升北交所的國際化水平。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中文字幕少妇偷人激情在线看 | 亚洲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第一区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色婷婷六月亚洲6月中文字幕 |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