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王一鳴
2025-08-25 22:12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的優化安排于8月25日正式啟動。
金管局于2025年7月宣布有關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的優化安排,以支持抵押品債券再使用和外幣結算。優化措施公布后,市場反應積極正面。金管局透露,首個交易日交易有序,錄得來自至少25家金融機構(包括所有做市商、銀行、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對沖基金等)的超過60筆交易,涉及金額超過等值30億元人民幣,結算幣種包括人民幣、港元、美元和歐元。
金管局表示,將繼續與內地相關部門和業界推廣離岸人民幣回購業務,并創造更多政策空間,營造有利的市場環境,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
今年7月,金管局宣布關于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的優化安排,以進一步便利“債券通”(北向通)投資者參與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具體優化措施包括支持抵押品債券在回購期間再使用和支持外幣結算。
其中,離岸回購交易的抵押品可以在回購期間按政策規定再使用,四個使用場景包括再次進行離岸回購交易、作為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下的抵押品、作為香港場外結算公司(OTCC)的履約抵押品和通過“債券通”(北向通)進行現券交易。
在支持外幣結算方面,此前離岸人民幣回購業務僅限于以人民幣單幣種結算。經優化后,可進一步支持多幣種外幣結算,包括港元、美元和歐元,以便利參與機構按實際需要,以持有的在岸人民幣債券持倉進行多幣種資金融通,豐富流動性管理工具,也有助于提升在岸債券的吸引力。
金管局認為,這兩項優化措施旨在對標國際市場慣例、提升市場操作便利,以進一步拓展離岸回購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完善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市場化安排機制,并提升在岸人民幣債券在離岸市場作為抵押品的使用。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