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間,鈞達股份(002865.SZ/02865.HK)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63億元,較2024年下半年增長2.38%;實現歸母凈利潤-2.64億元,較2024年下半年虧損收窄約38%。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行業去產能進入后程,全球光伏需求高增,疊加公司海外銷售占比突破50%,鈞達股份正深度契合行業回暖趨勢,為后續業績反彈奠定基礎。
海外組件本土浪潮,專業化電池廠商價值重塑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貿易政策博弈交織的背景下,海外各國出于能源安全等因素考慮,正逐步構建本土光伏產業鏈,海外組件產能已初具規模。例如美國已形成超過50GW的組件產能,印度組件名義產能已超過100GW,歐洲已提出超30GW的本土組件制造目標。
然而,電池環節因技術門檻高以及對人才、研發要求較高等因素,成為本土化進程中的最大短板。2025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組件產品累計出口規模達121.78GW,同比下降5.37%,光伏電池產品累計出口規模達41.48GW,同比增長43.13%,海外電池產能缺口促使中國光伏電池產品出口增速遠大于組件產品出口增速。這種“組件本土化、電池依賴進口”的矛盾,為中國專業化電池廠商創造了戰略窗口期。
面對這一機遇,鈞達股份作為行業稀缺的專業化光伏電池廠商,2025年上半年全力推進全球化戰略,通過持續開拓亞洲、歐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興市場并完成客戶認證,搭建起完善的海外銷售網絡。報告期內,公司境外收入達1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6.15%,海外銷售占比從2024年的23.85%躍升至51.87%。在印度、土耳其等核心海外市場,公司已成為排名領先的光伏電池供應商,全球出貨量前列的組件企業均為其長期穩定客戶。
除產品出口外,公司同步探索海外產能本土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與土耳其本土組件客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依托自身電池技術優勢共建高效電池項目,滿足土耳其及全球其他市場對高性能、高可靠性光伏電池的迫切需求,填補區域電池產能結構性缺口,強化國際化產能配置與客戶響應能力。
隨著海外項目全面鋪開及客戶結構提質增效,公司海外業務至2026年的增長路徑清晰,有望下半年迎來盈利與業績的同步復蘇。
核心技術持續領跑 N型電池效率成本雙優
作為行業稀缺的專業化電池廠商鈞達股份上半年在核心技術領域持續領跑,以N型電池為核心,同步推進前沿技術儲備,鞏固成本與效率雙優勢。報告期內,公司聚焦N型電池工藝優化升級,通過金屬復合降低、鈍化性能提升、光學性能優化、柵線細線化等多項措施,實現電池平均量產轉化效率提升0.2%以上,單瓦非硅成本降低約20%,成本控制能力與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技術儲備層面,公司堅持“預研一代、中試一代、量產一代”的研發理念,為中長期增長構建動能。目前,公司中試TBC電池轉化效率較主流N型電池提升1-1.5個百分點,正推進下一階段量產準備。與此同時,公司與外部機構合作研發的鈣鈦礦疊層電池實驗室效率達32.08%,居于行業領先水平。
產能規模上,公司在滁州、淮安布局兩大N型電池生產基地,合計產能超40GW,行業領先的產能規模與技術優勢疊加,使其成為全球組件客戶的核心供應商,為后續承接全球高增需求奠定產能基礎。
供需改善疊加政策護航 行業回暖信號明確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業迎來多重變化,為鈞達股份這類龍頭企業盈利修復創造有利環境。政策層面,“反內卷”政策持續升級,2025年7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治理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的《價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將低于成本價銷售定性為違法,政策引導下產業鏈價格逐步修復。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市場化落后產能出清及政策引導,光伏行業供需關系逐步迎來改善,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將逐步提升。經過此輪行業產能出清調整,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有助于優化光伏行業競爭環境,助力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公司作為光伏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受益于技術領先及行業集中度提升,有望率先實現盈利恢復及持續增長。
業內分析認為,高層連續表態預示光伏供給側將迎轉機,近期光伏主材價格回升,正是這一轉機的直接體現。作為光伏電池領域的頭部廠商,鈞達股份既能夠依托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鞏固競爭優勢,又可直接受益于產業鏈價格修復與全球光伏需求的強勁增長,有望在當前行業秩序重構的關鍵階段,率先完成盈利修復并實現持續增長。
光伏行業A+H第一股 雙資本平臺助推海外拓展與產能布局
在海外市場拓展與產能布局加速推進的背景下,鈞達股份的全球化戰略在資本層面獲得關鍵支撐。2025年5月8日,公司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光伏行業首家實現“A+H”雙平臺上市的企業,為全球化布局注入重要資本動能。
此次港股成功上市,使得公司融資能力及資金實力大幅提升。H股的募集資金將用于高效電池海外產能建設、海外市場拓展及海外銷售運營體系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建設及補充營運資金。在此基礎上,“A+H”雙資本平臺的建立,更讓公司得以整合境內外股東資源,進一步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為全球化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隨著光伏行業供需關系持續改善、公司海外產能逐步落地投產,以及核心技術降本成果的持續釋放,鈞達股份的盈利能力有望進入加速修復通道。作為光伏電池環節的龍頭企業,鈞達股份憑借“技術+市場+資本”三重核心優勢,有望在行業回暖周期中率先兌現業績彈性,長期成長確定性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