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西普會(中國健康產業生態大會)在海南博鰲開幕,本次會議以“快蛻變,穿越新周期”為主題。
中康科技董事長、西普會大會主席吳瀚在會上表示,人工智能革命、生命科學突破、醫改深化、銀發經濟崛起、國際化加速將成為驅動健康產業未來十年發展的五大元動力。
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藥品終端市場仍然處于調整,預計全年市場規模將下降2.9%。其中,醫院渠道和藥店渠道的銷售數據預計分別同比下降5.7%和0.4%,電商渠道增速也從兩位數下滑到5.8%。
吳瀚表示:“舊格局打破已成定數,新格局形成仍需時間,但健康需求持續增長、支付結構秩序合理、藥品供給端創新升級,都預示著市場長期看好的趨勢不變。環境在倒逼產業從被動增長轉向主動進化。”
在吳瀚看來,未來十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突破、醫改主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銀發市場內需和國際化將成為產業發展元動力重構和新格局重塑的關鍵變量。
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應用是產業發展變革的最大基礎。會議介紹,AI對創新藥研發效率提升、疾病精準診療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帶來根本性改變。通過AI藥物研發平臺的應用,創新藥研發高成本、長周期、低成功率的困境得到突破,周期從15年壓縮到1.5年至3年,成本降至傳統1/100。健康管理領域,分鐘級實時響應將成為現實。
創新藥研發在過去十年完成新突破。原研藥覆蓋754個靶點,TOP20靶點管線全球占比超50%,一系列成就標志著中國已經躋身全球創新藥“兩極”。“中國將完成從‘制藥大國’向‘創新強國’的躍遷。”吳瀚判斷,“至2035年,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將達3.5萬億元,占全球15%左右;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超40%,東南亞、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成為關鍵目標。”
在新醫改推動下,醫保外市場將成增長新引擎。一方面,創新藥將成為藥店重要品類,另一方面醫保外藥械、健康商品也將大量涌入藥店,重構終端市場格局。銀發經濟則是另一個潛在的增量市場,2025年中國銀發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其中健康醫療占比35%。3億“新退休人群”推動著健康需求從“生存型”向“品質型”躍遷。
“舊引擎已然熄火,唯有主動進化方能穿越周期。五大變量交織下,產業正迎來被動增長向主動進化的歷史轉折點。”吳瀚表示。
2008年以來,由中康科技主辦的西普會已經連續創辦了18屆。主論壇之外,本屆西普會還將舉辦前瞻論壇、AI峰會等活動,共十余場平行論壇,百余場衛星會,會議總參會人數將超過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