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尖富豪投資動向曝光。
日前,瑞銀財富管理中國區主管呂子杰在同媒體分享時指出,今年看到了有史以來最多家辦增加對黃金和貴金屬的配置。同時,全球家族辦公室(家辦)正在減少現金的持有。
上周,央行公布數據顯示,7月末黃金儲備為7396萬盎司,環比增加6萬盎司,是連續第9個月增持黃金。期內黃金ETF領漲,4只黃金產業股票ETF漲幅在9%上下。“在基準情景下,我們的黃金目標價為3500美元/盎司,倘若地緣政治或經濟形勢惡化,不排除金價走高至3800美元/盎司。”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亦再度重申對黃金配置價值的看好。
此外,瑞銀報告顯示,全球家辦對大中華地區的興趣在逐年提高:今年全球范圍內有19%的家辦計劃增加對大中華地區的投資,比2024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還有30%的亞太地區家辦增加對大中華地區的投資,比2024年上升6個百分點。未來五年,還有45%的中東家辦計劃增加對大中華地區的投資。呂子杰認為,今年一些機構投資者對大中華區,特別是中國有關的投資,尤其有興趣。
一路漲一路買的黃金
金價從幾年之前的1千多美元/盎司,一路飆升,這兩年迭創新高,飆升到如今的3300美元/盎司。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多元資產高級策略師李萌表示,此背景下,瑞銀看到全球范圍內有21%的家辦計劃增加對黃金等貴金屬的配置。而在2021年到2024年,僅有10%到16%的家辦希望增加黃金的配置。尤其是亞太地區、中東地區,各自有33%的家辦希望增加黃金配置。
這組數據來自瑞銀發布的《2025年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該調研中受訪家族的平均資產凈值達到了27億美元,總資產凈值達到了6510億美元,家辦平均管理的資產是11億美元,而家辦整體管理的私人財富是2839億美元。“從2020年到現在,全球家辦總資產凈值都是明顯上升的趨勢。”李萌表示。
瑞銀稱,世界黃金協會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金價在2025年二季度創新高并未影響買盤熱情,總需求同比增長3%至1249噸。投資需求是主要驅動因素,同比增長78%,流入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資金創下2010年以來最快半年增速。金條和金幣的需求同比也大幅增長11%,其中中國居首(同比+44%)。故將全年ETF需求預期從450公噸上調至略高于600公噸,這將是2020年以來最強勁的買入量。目前,ETF持倉距離此前高點仍低了650公噸,且投機者的凈頭寸也遠低于峰值水平。
對中國資產興趣明顯提升
作為比較成熟的投資者,家辦更注重于堅守長期的投資目標,他們希望尋求一些能夠帶來長期增長的資產進行投資,實現整體組合更高的收益率和多元化。瑞銀在《2025年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中寫道,傳統資產類別方面,家辦正在減少回報率較低的現金持有,2025年的計劃持有現金只有6%。更多的資金投資于世界上面的發達市場股票——有48%的亞太家辦預期會增持發達市場股票,40%預期會增加新興市場股票。
全球家辦接近80%的資產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也即所謂的發達市場股票和債券。但瑞銀發現,富豪們對大中華地區的興趣在逐年提高:今年全球范圍內有19%的家辦計劃增加對大中華地區的投資,比2024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還有30%的亞太地區家辦增加對大中華地區的投資,比2024年上升6個百分點。未來五年,還有45%的中東家辦計劃增加對大中華地區的投資。
“除了最近這些家辦想增加對大中華區的投入以外,我們也看到一些機構資金回來,以前他們對大中華區是低配的,還有很多資金經過QFII來內地投資。”呂子杰認為,這證明除了家辦以外,今年一些機構投資者對大中華區,特別是中國有關的投資,尤其有興趣。
投資方向集中未來領域
瑞銀的調查顯示,作為成熟的投資者,家辦偏好主動型的管理。約78%的亞太家辦選擇進行主動型投資,比如進行一些選股或者投資一些特定的行業與地區。“在亞太地區我們有接近1/3的家辦都很熟悉制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領域,并且他們已經有了明確的投資方向或者投資策略。”李萌透露,銀行等金融服務業以及醫療醫藥、生物科技等領域是全球家辦共同看好的領域與投資方向。
此外,未來五年,全球貿易戰與重大的地緣沖突是家辦最擔憂的風險,有61%的受訪家辦最擔憂重大的地緣沖突,還有53%的家辦比較擔憂全球經濟出現衰退或經濟危機。為實現投資組合的分散化,很多家辦選擇進行主動管理和投資經理的選聘,有40%的家辦選擇這種方式。也有接近1/3的家辦,選擇在組合當中加入一些對沖基金。還有一些家辦會增持非流動性資產,比如基建、房地產。也有家辦選擇增持優質的固定收益類投資、配置黃金等貴金屬。
呂子杰還觀察到,很多家辦尤其是境外的家辦,開始有二代、三代對虛擬資產感興趣。部分家辦表示想將虛擬資產的配置比例增加到5%左右,主要集中在主流品種,但很積極參與的,暫時還沒很多。
排版:劉珺宇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