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雨康
“今年暑期流行進廠游玩。”在山東,游客們沿著1500米的之字型長廊,沉浸式體驗東阿阿膠的生產加工;在浙江,青少年們圍觀的深藍色水箱中,申昊科技水下機器人正模擬深水環境的作業;在江蘇,南鋼“工業大腦”實時展現每一座煉鋼爐的冶煉數據,引人嘖嘖稱奇……
近年來,中國制造不斷化身風景線,汽車、食品、裝備、美妝等領域紛紛涌現熱門打卡地,這其中,上市公司發揮重要作用,引領著工業旅游、科技旅游的發展和進步。
記者發現,近年來,上市公司的工業、科技旅游項目正向資產盤活、流量轉化、ESG實踐、商業模式創新等更深層次探索價值。受訪專家表示,工業、科技旅游要更重視以體驗需求為導向,重視交互式呈現;同時,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嚴守產業安全底線,保證參觀秩序和生產研發秩序“兩手抓”。
工業科技旅游風潮勁吹
來到“杭州科技旅游十景”之一的申昊科技工業機器人實驗場,記者看到,兩撥由青少年組成的研學團正和木制階梯上陳列的各式機器人合影。身旁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今年暑期以來,幾乎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人次的研學團,青少年對機器人和“中國智造”的興趣空前高漲。
在福瑞達旗下的化妝品“透明工廠”,由幾十名兒童組成的研學團身穿統一的“白大褂”,趴在玻璃上目不轉睛地觀看面膜生產流程……今年暑假,這座啟用不到一年的工業旅游研學基地幾乎每天都熱火朝天。
福瑞達生物股份董事長、總經理高春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暑期以來,福瑞達·世界美妝科技館共接待參觀人群150多批次,近5000人,比平時客流量大幅增長。
“公司推出的美妝工業旅游項目,旨在推動美妝文化與科學普及,探索美妝消費新業態。”高春明表示,力爭工業旅游項目每年接待游客10萬人,成為山東美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展示窗口。
作為全國首批工業旅游示范點,寶鋼股份寶山基地內的寶鋼工業創享園容納著工業文明的萬象:這里既有鋼鐵二次利用而成的藝術雕塑,也有穿越到上世紀的復古廠區景觀,更有支援“鳥巢”等重大項目建設的熱軋黃金產線。
寶鋼工業創享園負責人黃莉莉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寶鋼股份寶山基地作為鋼鐵智造全流程生產基地,擁有高爐、熱軋黃金產線、黑燈工廠等大型工業設備及人文休閑設施。創享園的核心景點是奔騰熱軋2050生產線,即熱軋黃金產線。不過,該產線溫度較高,為安全起見夏季實行減量參觀。“暑期我們主要接待復旦、交大等院校及企業參訪團隊,并推出一系列與工業科技相關的活動,如‘鋼鐵之芯探索油氣鉆采的研發之路’等。”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城鄉統籌與共同富裕專委會特約研究員李萌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同于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和大自然饋贈的山水景觀,工業、科技旅游資源集中展現了當代人類的智慧結晶與前沿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征。近年來,旅游版圖已出現與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并立的第三類資源,即體現時代性與未來感的科技創新成果展示空間,包括產業園區、生產廠區及科技產品等。
工業風景線反哺主營業務
作為科技創新實踐的主體,上市公司天然具有開展工業旅游的基因。資料顯示,早在上世紀90年代,海爾等上市企業就推出生產線游覽等活動,開創了中國上市公司工業旅游的先河。
近年來,上市公司拓展工業旅游也從追求經濟效益、品牌傳播等,轉向了資產盤活、流量轉化、ESG實踐、商業模式探索等更深層次的價值。
黃莉莉表示,寶鋼是最早探索工業旅游的企業之一,工業旅游項目可以追溯到1997年。目前,寶鋼工業創享園由寶地資產負責專業化運營。近年來,在寶地資產的推動下,寶鋼工業旅游秉持著市場化運營模式,與外部企業有良好的協同,和各大高校、企業事業單位、旅行社等密切合作。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擴大主營業務的影響力,還能從一定程度上賦能主業。
就美妝行業而言,市場競爭的焦點已從成分、產品轉向了產業鏈和生態,而工業旅游無疑是展現品牌生態競爭力的一大突破口。高春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化妝品市場零售規模已達萬億級,國產化妝品市場占有率連續兩年超過國外品牌,預示著國產品牌正在迎來崛起的新周期。頭部企業的競爭,也從單一的成分競爭、產品競爭,轉向了產業生態能力競爭。
高春明強調,工業旅游不斷助力福瑞達主營業務。消費者通過工業旅游實地打卡,產生大量UGC內容(用戶生成內容)并形成良好口碑,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復購率。
處理好發展與安全關系
工業旅游、科技旅游蔚然成風,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旅游業創新發展雙雙注入了新活力。然而,這一新興業態尚處發展早期,如何平衡生產和旅游的關系并提升游客體驗,仍待上市公司于實踐中不斷打磨。
李萌表示,當前工業旅游在內容呈現上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例如,拓展工業制造硬核成果的展覽廣度與深度;針對中小學生群體增加科技基礎設施、重點實驗室及創新企業的開放范圍。
“不容忽視的是,要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既要滿足公眾對前沿科技的了解需求,又要嚴守產業安全紅線;既要保障參觀體驗,又要維持正常的生產研發秩序。”李萌表示,建議對已積累的科技創新與工業發展成果進行系統梳理與科學評估,厘清哪些適合轉化為旅游項目,哪些不宜對公眾開放。此外,要以旅游者的認知規律與體驗需求為導向,對場所、景觀、資源進行場景化、交互式呈現,真正實現“可看、可感、可互動”。
黃莉莉坦言:“工業技術是我們的強項。在工業生產為主導的體制下開展文旅運營,我們與其他同行相比,在制度、流程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公司正通過積極探索機制體制創新,力求打破發展壁壘。”
在高春明看來,美妝工業旅游不僅是企業展示科技實力和文化自信的窗口,更是連接消費者、提升品牌黏性的戰略性舉措。不過,公司布局該業態才剛剛起步,軟硬件都有較大提升空間。
“我們將更加注意兼顧投入與產出的平衡,在產業園規劃中做好景觀建設與游客體驗的協調,同時保證生產和參訪的井然有序,并考慮加大引入AI、元宇宙等技術。”高春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