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CPI連續3個月漲幅擴大,物價繼續呈現積極變化。
8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連續3個月擴大。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2%,環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為3月份以來首次收窄,同比下降3.6%,降幅與上月相同。
前述數據表明,隨著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消費領域價格繼續呈現積極變化,雖然受季節性因素疊加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仍為下降,但國內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帶動部分行業價格改善。
CPI環比漲幅高于季節性
7月消費市場釋放向好的積極信號,首先表現在CPI環比漲幅高于季節性。數據顯示,7月份CPI環比上漲0.4%。據國家統計局測算,這一漲幅高于季節性水平0.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環比上漲主要受服務和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帶動。
具體來看,服務價格環比上漲0.6%,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26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六成多。其中,受暑期出游旺季影響,飛機票、旅游、賓館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賃費價格環比漲幅均高于季節性水平。
工業消費品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受國際油價變動等影響,能源價格環比上漲1.6%,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2個百分點;提振消費政策帶動需求持續回暖,疊加“618”促銷活動結束,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0.2%。
值得一提的是,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均由連續5個月以上的下降轉為持平。
核心CPI同比漲幅連續3個月擴大
7月份CPI同比持平。董莉娟分析,這主要受食品價格較低影響。受上年同期價格基數較高影響,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擴大1.3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和鮮果價格的下降是帶動CPI同比由漲轉平的主因。
不過,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擴大,為2024年3月以來最高。這也一定程度反映消費市場釋放了向好的積極信號。
從分項數據看,7月份,金飾品和鉑金飾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7.1%和27.3%,合計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22個百分點;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5%,漲幅持續保持穩定;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6%和1.9%,降幅分別為近34個月和28個月最小。
分析認為,一系列增量政策與存量政策協同顯效,推動供需結構持續改善,會對相關行業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貨幣政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召開的2025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明確,經濟仍面臨國內需求不足、物價持續低位運行、風險隱患較多等困難和挑戰。要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貨幣財政政策協同配合,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和物價處于合理水平。
3月份以來PPI環比降幅首次收窄
7月份,PPI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為3月份以來環比降幅首次收窄;同比下降3.6%,降幅與上月相同。
分析認為,PPI的環比表現是季節性、市場秩序優化以及國際輸入性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董莉娟分析,季節性因素疊加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部分行業價格下降。夏季高溫雨水天氣增多,一方面建筑項目施工進度放緩影響建材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地區河流水量充沛,水力發電對火力發電的補充替代作用明顯增強,電煤需求減少,電價下降。
受此影響的行業包括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以及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此外,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價格均在下降。
“上述8個行業合計影響PPI環比下降約0.24個百分點。”董莉娟說。
不過,國內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帶動相關行業價格降幅收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煤炭、鋼材、光伏、水泥和鋰電等行業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價格環比降幅比上月均收窄,合計對PPI環比的下拉影響比上月減少0.14個百分點。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