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萬億快遞市場版圖:廣東強勢領跑,滬穗深穩坐前三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鄭瑋2025-08-04 16:48

7月29日,《財富》2025年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順豐憑借395.294億美元營收連續第四年上榜,排名全球393位。與順豐一樣,最近全國快遞市場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2025年上半年,全國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730.9億元,同比增長8.3%,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045.1億件,同比增長16.9%。

作為聯通生產與消費的關鍵“媒介”,快遞無疑是窺視經濟流向的風向標之一。此前,在日漸完備的郵政快遞網絡及飆升的網絡零售需求牽引下,中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2024年全國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增長到1.7萬億元,支撐網上零售額超過13萬億元。

隨著各地2025年“半年報”陸續公布,全國萬億快遞市場版圖出現了哪些新變化?

從區域數據上看,2025年上半年,廣東快遞市場仍實現強勢領跑。其中,1-6月廣東全省快遞業務收入達到1493.5億元,領先位居第二的浙江超1倍。同期,上海、廣州、深圳三市快遞業務收入分別達到1293.5億元、469.4億元和307億元,穩居全國前三。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是:2025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降至14%。7月,國家郵政局黨組召開會議強調,要完善郵政快遞領域市場制度規則,旗幟鮮明反對“內卷式”競爭。在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和整治行業“內卷式”競爭協同推進的過程中,快遞行業或也正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粵浙蘇領跑萬億市場

整體來看,除1月受春節假期為傳統物流淡季及今年春節與去年春節錯期影響外,2025年2-6月單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均實現兩位數以上正增長,也拉動同期快遞業務收入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同比增幅分別達到30.4%、10.4%、10.8%、8.2%和9%。

其中,2025年1-6月,廣東、浙江、江蘇三省貢獻了全國接近50%的快遞業務量,在快遞業務量及業務收入方面均實現強勢領跑。同期,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快遞業務量也紛紛突破50億件,躋身全國前六強。

進一步看,目前廣東在全國快遞市場上仍“獨占鰲頭”。2025年1-6月,廣東全省快遞業務量達到234.29億件,同比增長17.7%,快遞業務收入達到1493.5億元,同比增長3.2%,快遞業務量及快遞業務收入仍實現大幅領跑。

快遞業務的穩定增長背后是廣東線上消費需求的持續回暖。2025年上半年,廣東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其中線上消費持續釋放潛力,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20.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0個百分點。

同期,浙江地區網絡零售也延續高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增長27.4%,拉動浙江上半年快遞業務量越過百億級規模,位居全國第二。2025年1-6月,浙江全省快遞業務量達到161.44億件,同比增長8.4%,快遞業務收入達到726.2億元,同比增長7.2%。

值得注意的是,除快遞業務總量領先的省份外,2025年上半年全國也有多個省份在快遞業務增速上交出亮眼表現。整體來看,2025年1-6月全國共有28個省份快遞業務增速突破兩位數,其中陜西、寧夏兩個省份快遞業務增速突破40%,貴州、河北、新疆、河南、山西、內蒙古、青海等7個省份增速突破30%。

把時間拉長來看,河北、河南兩省快遞市場由2024年起已呈現高增長態勢。其中河北憑借31.8%的同比增速,在2024年快遞業務量即首次超越山東,成為繼廣東、浙江、江蘇之后的全國第四快遞大省。

河北快遞市場的持續擴大也得益于其近年在物流樞紐建設上的諸多布局。

數據顯示,近年河北已累計引進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多家物流企業的北方總部基地,其中截至2024年年底,已有25個大型郵政快遞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戶河北,總投資超過150億元。2024年,河北快遞業務量占京津冀總量比重提升至67.3%,四成以上進出北京快件在河北經轉處理。

上海穩坐“快遞第一城”

從快遞業務收入看,今年全國“快遞50城”版圖整體穩定,但相鄰城市間競爭相對激烈。

以前十城為例,2025年1-6月,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前三城位次保持不變,由上海、廣州、深圳三城包攬,同期金華(義烏)與杭州輪番競逐第四、第五城席位,東莞、蘇州、北京“輪值”第六、七、八席,成都、鄭州兩城也在第九、第十席上輪流“落座”。

期間,上海一直保持明顯領先優勢。2025年1-6月,上海全市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293.5億元,同比增長14.1%,快遞業務收入領先位居第二的廣州超兩倍,收入增速跑贏全國平均水平(10.1%)4個百分點,是上半年全國唯一一座快遞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城市。

2025年初,上海也接連印發《優化提升本市物流倉儲設施及服務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和《優化提升本市物流倉儲設施及服務支持政策》等多份政策文件,進一步優化區域物流體系。

其中,《行動方案》明確,要充實主城區倉儲配送網絡節點,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冷鏈設施配套,同時推動跨境電商集拼大倉布局建設,支持倉儲企業實現跨境電商、一般貿易、保稅業務等多種物流倉儲功能疊加。

除上海外,2025年上半年,位于長三角的金華(義烏)、杭州、蘇州三城也憑借超百億元快遞業務收入躋身全國前10強。

其中,金華(義烏)2025年1-6月快遞業務收入達到209.5億元,位居全國第四,快遞業務量約達89.22億件,位居全國第一。作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的商貿活力帶動快遞物流保持穩定增長。2025年上半年,義烏全市集貿市場總成交額1727.5億元,同比增長13.0%,其中中國小商品城實現成交額1543.4億元,同比增長13.6%。

作為全國核心人口與產業集聚區之一,2025年上半年,珠三角也有3城躋身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前10強,4城快遞業務收入突破百億元,分別是廣州、深圳、東莞和佛山。

其中,廣州、深圳兩市2025年上半年快遞業務收入分別達到469.4億元和30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5%和-2.6%,分列全國第二、第三位。同期,東莞、佛山兩座制造業大市則憑借176.1億元和105.4億元快遞業務收入位居全國第6和第13名。

全社會物流成本持續下降

除重點省份、城市的快遞市場表現外,上半年全國快遞市場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2025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降至14%,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下降0.1個和0.2個百分點。

自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以來,社會物流成本迎來再次下降。

面向《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的目標,全國不少省份也相繼作出布局。

其中,上海年初印發《行動方案》即進一步提出“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力爭降至12%以下”的目標,同時要求實現全市倉儲設施層級網絡基本完善,設施空間布局和功能結構持續優化,高標倉占比提高至40%以上。

6月,四川印發《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也提出,要以調結構、促改革為主要途徑,促進物流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具體措施包括,降低鐵路運輸綜合成本促進“公轉鐵”,推進水路運輸分段聯通促進“公轉水”,以及加快多式聯運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7月,國家郵政局黨組召開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完善郵政快遞領域市場制度規則,旗幟鮮明反對“內卷式”競爭,依法依規整治末端服務質量問題,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貢獻行業力量。

“反內卷”的重點在于高質量發展。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郵政局原局長馬軍勝曾表示,目前郵政快遞業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比如中高端供給相對不足,低端同質內卷現象比較嚴重,末端網絡穩定性和服務可靠性亟待提升等,有必要推動實施行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強化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持續豐富服務場景、穩定城市末端網絡運行。

隨著市場需求與發展環境的持續變化,快遞行業已逐步從“拼價格”的粗放階段,邁入“拼效率、拼服務”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和整治行業“內卷式”競爭協同推進的過程中,行業亟待探索建立“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通過服務差異化實現降本與盈利的平衡。

責任編輯: 鄧衛平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Av在线 | 日韩V国产一二三区 | 最新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 五月综合基地婷婷 | 亚洲日韩首次亮相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