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隨著市場情緒降溫,碳酸鋰期貨價格也隨之回落,重回70000元/噸下方。8月1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LC2509報收68920元/噸,周度跌幅為5.85%。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碳酸鋰期貨價格的回落,反映出市場情緒與基本面邏輯的切換。
“此前,碳酸鋰價格在短時間內快速上行,主要是由‘反內卷’背景下礦端減停產預期拉動的。彼時,期貨價格提前交易市場供給收縮邏輯,一度突破80000元/噸。”中信期貨分析師王美丹解釋稱,由于相關政策細節尚未落地,停產比例不及市場預期,情緒驅動開始退潮,價格逐步回歸供需實際框架中。
“從碳酸鋰市場自身情況來看,此前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江西礦證’引發市場對供應收縮的預期,但后續相關問題逐步被澄清,市場情緒有所回落。從外部原因來看,‘反內卷’預期在經過一定時間發酵后,熱度開始消退,與‘反內卷’相關的大宗商品均處于情緒回落階段。”國信期貨分析師吳江也表示,當前碳酸鋰價格回調,是宏觀情緒與基本面預期同步回落引發的。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碳酸鋰價格持續上行,高價區間現貨“有價無市”。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報71400元/噸,工業級碳酸鋰均價為69300元/噸,環比分別上漲16.39%和16%。
不過,價格上漲后,實際成交情況有限。“我們還是會根據實際訂單情況來做相應的采購。”一家頭部材料廠的采購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當前市場供需格局并未改善,此前的高價也沒有持續性,公司的采銷計劃不會因為短期價格變化而改變,“對于當前的價格變動,更多以觀望為主”。
“我們了解到,價格上漲后,部分現貨訂單反而縮減。”王美丹認為,現貨成交走弱,顯示下游在高價下接貨意愿有限,階段性透支效應逐漸顯現,市場整體進入節奏性回調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鋰價格反彈對產業鏈上游產生了較強的利潤修復效應。上月,鋰輝石和云母漲價幅度較大,部分礦端廠家挺價,6%鋰輝石單噸CIF報價目前在750美元附近。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6%鋰輝石精礦CIF均價755美元/噸,環比上漲20.8%;鋰云母(1.5%~2%品味)均價環比上漲50.69%,至1085元/噸,鋰云母2%~2.5%品位,均價上漲36.25%,至1710元/噸。
“鋰輝石和鋰云母的漲價,明顯減緩了此前正在推進的產能出清進程。”王美丹表示,隨著鋰鹽價格回升,礦價自底部快速跟漲,不少邊際成本偏高的冶煉廠和礦山重新具備盈利能力,非主流產能逐步恢復運營。她認為,后續若碳酸鋰價格持續維持偏高位置,海外供給彈性有望進一步釋放,非洲和澳洲的中小項目在價格回暖后或重新回到出口市場,南美鹽湖出貨節奏亦有望提速。因此,碳酸鋰價格的回升,使得此前高成本產能主動壓產的出清過程出現階段性中斷,整體節奏在一定程度上被放慢。
從基本面看,供應方面,上周產量有所減少,但供應仍充足。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當周,碳酸鋰周度產量為1.73萬噸,周環比減少1362噸。7月產量81530噸,環比增加3440噸,同比增長26%。需求整體表現穩定,但需求端進一步大幅驅動也比較有限。數據顯示,6月碳酸鋰需求量為93800噸,較上月減少145噸,同比增加39.7%;7月需求量預計為95776噸。
從庫存方面看,當前產業全環節庫存開始去化,上游冶煉廠降庫明顯,下游庫存繼續增加。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當周,碳酸鋰樣本周度庫存總計14.2萬噸,其中,冶煉廠庫存5.2萬噸,下游庫存4.6萬噸,其他環節庫存4.4萬噸。
談及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吳江認為,一是在供應分散且持續供過于求態勢下,“反內卷”預期階段性扭轉了市場對產業鏈價格的看法,但價格上揚會刺激供應端競爭性放量,從而壓制價格上行。二是礦端價格反彈較快,導致冶煉廠利潤被壓縮,短期會帶動生產積極性下降。
展望后市,廣發期貨分析師林嘉旎認為,近期宏觀情緒和消息面主導盤面走勢,交易核心轉向礦端,消息面待驗證事項較多,碳酸鋰價格或以寬幅震蕩為主。
王美丹也認為,在供需彈性顯著錯配的情況下,供給端對價格變化高度敏感。“雖然江西、青海等地確有監管加強的趨勢,但目前相關方案并未形成統一、明確的執行路徑,冶煉廠產能利用率下降幅度或有限。”王美丹解釋稱,整體來看,碳酸鋰市場短期仍處于多空因素交織、結構性失衡主導的震蕩期,但中長期價格中樞仍面臨回落壓力。若未來環保政策未能形成持續性約束,疊加海外資源加速入市,碳酸鋰價格或將再次下探至成本支撐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