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不低于服務成本”成為行業“反內卷”新文化 | 期報觀察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曲德輝2025-08-04 08:03

企業的生存之本是合理的利潤,成本是服務質量的底線保障。

8月1日,中期協發布《期貨公司經紀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加大對行業手續費惡性競爭自律管理力度,堅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反“不正當競爭”絕不是反對競爭,包括價格競爭。但不正當的價格競爭和正當的價格競爭是兩碼事,是否低于服務成本是兩者最重要的區分標準。

長期以來,期貨公司經紀業務面臨市場嚴重飽和、競爭同質化白熱化的局面,部分公司采用“零手續費”“高額返傭”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搶占市場,擾亂了競爭秩序,破壞了行業生態。

實踐中,期貨交易者支付的總手續費包括交易所基準費用和期貨公司加收的手續費。按交易所規定,有的期貨品種按手數收取固定金額手續費,有的期貨品種則是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20.62億手,成交額267.47萬億元,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124.85億元;2023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85.01億手,成交額568.5萬億元,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234.65億元。十年間,期貨市場成交增長幅度高于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增幅,經紀業務作為期貨公司利潤的絕對支柱,陷入價格惡性競爭的“囚徒困境”。

2024年,以全國期貨公司2000億元左右凈資產、100億元左右凈利潤計算,期貨行業凈資產收益率僅為5%左右。期貨行業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增長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矛盾越發突出,服務能力、創新能力正不斷被消耗和透支。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讓“不低于服務成本”成為期貨公司手續費競爭新邊界,不僅是“反內卷”的必然要求,更是行業文化成熟的重要標志。

形成“不低于服務成本”的期貨業“反內卷”新文化,還需要多方合力。

政策法規層面,6月以來,從反不正當競爭法完成修訂,到價格法修正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期貨業經紀業務不正當競爭自律管理有了上位法支撐。價格法擬重點治理為排擠競爭對手或獨占市場,低于成本價傾銷的行為,并將服務納入低價傾銷規制范圍。

在期貨和衍生品法立法精神指引下,監管部門正在積極研究,適時擴大期貨公司業務范圍,引導期貨公司做優做強,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期貨公司要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向下“卷”價格,沒有贏家;向上“卷”服務,才有未來。期貨公司核心競爭力要建立在合規能力、風控能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的基礎上,應通過創新的產品、差異化和高附加值的服務來吸引交易者,而非單純的“價格戰”。

交易者觀念的轉變也是推動行業文化成熟的關鍵。有觀點認為,“交易所基礎上加一分”能讓交易者受益。事實上,對絕大部分普通交易者而言,在高風險、高時效性、高專業性和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期貨交易中,與以犧牲服務質量為代價獲得的手續費短期利益相比,更需要期貨公司提供從投教到風控、從資訊到策略的全方位高附加值優質服務。

低于服務成本的手續費競爭無異于“飲鴆止渴”,破壞市場生態、扼殺行業創新。從期貨公司自律到交易者覺醒,中國期貨業必須走出“低價內卷”的困局。

商業的最高境界是共贏,而非零和博弈。放眼長遠,期貨公司經紀業務展業應避免手續費惡性競爭,更注重服務能力比拼,將規模崇拜轉變為客戶需求洞察,將同質化內卷升級成差異化創新。

我們相信,讓“不低于服務成本”成為“反內卷”新文化,構建“優質優價”的良性生態,才是期貨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真正出路。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1 | 一级中文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另类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 欧美丝袜中文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