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香港發現首例!
來源:證券時報網2025-08-02 17:27

據央視新聞,香港發現首例基孔肯雅熱輸入病例,患者為12歲男童。

當前,基孔肯雅熱成為公眾關注焦點。被蚊子叮咬后如何早期發現感染?核酸檢測多久能確診?住院多久可出院?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周惠玲,詳解相關問題。

首發癥狀或為關節痛

“多數患者表現為發熱、關節痛、皮疹,但部分人首發癥狀并非發熱,而是關節痛伴皮疹。”對于基孔肯雅熱癥狀,周惠玲表示,皮疹出現較早,多為四肢、軀干的隆起斑丘疹,皮膚充血者有“按壓褪色緩慢”特征,胸前和四肢早期皮疹常見。

專家表示,確診基孔肯雅熱需滿足三大條件:發病前12天內到過流行區,或居住地、工作場所周邊有病例;出現發熱、關節痛或皮疹等癥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周惠玲介紹,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每日七個批次檢測,3—4小時出結果。

核酸陽性需住院隔離

為控制傳染源,核酸陽性患者需集中隔離收治。輕癥患者出院標準為:核酸轉陰或病程滿7天。“目前收治的多為輕癥,出院時癥狀多緩解,僅少數殘留輕微關節痛。”周惠玲解釋,這與病毒直接侵入關節復制、感染成骨細胞和滑膜組織,釋放促炎細胞因子導致骨質破壞有關。關節痛主要累及踝、指、腕等遠端小關節,也可波及膝、肩等大關節,運動時疼痛加劇,急性期需減少活動、盡量臥床。

盡管當前以輕癥為主,暫無重癥報告,但專家提醒,嬰兒、65歲以上老人、晚期妊娠及圍產期婦女、慢性基礎病患者、免疫抑制者(如器官移植者、艾滋病患者、長期用免疫抑制劑人群)屬高危對象。“這類人群若出現反復高熱、精神萎靡、嗜睡、食欲減退、尿量減少或四肢濕冷等癥狀,需警惕休克等重癥風險”。

兒童單獨在兒科病區收治

基孔肯雅熱傳播較快,病毒經伊蚊叮咬侵入人體后,數日內形成病毒血癥,發病后3天為高病毒血癥期,隨后病毒載量下降,通常病后5—7天消失,出院患者核酸基本轉陰。

面對潛在病例增長,佛山已建立分級診療網絡,全市53家二級及以上醫院為定點收治醫院。14歲以下兒童因診療需求特殊,單獨在兒科病區收治。“兒童病例更易高熱,皮疹形態更復雜,可見面部斑片狀或彌漫性斑丘疹、皰疹等。”周惠玲表示,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已做好病區快速擴容準備。

為預防院內交叉感染,病房均裝紗門紗窗。周惠玲還指出,除必要檢查外,診療操作盡量在床邊完成,減少患者外出;醫務人員診療后需及時關閉紗門紗窗,降低人員流動引發的傳播風險。

無特效藥,對癥治療為主

基孔肯雅熱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一定免疫力,但能否終身免疫仍需更多臨床數據和研究證實。周惠玲提醒,患者出院后需關注體溫、尿量、食欲、皮疹及關節痛變化。

國內尚無相關疫苗,防蚊是核心防控手段。治療方面,目前無特效抗病毒藥,以對癥處理為主:發熱者降溫;關節痛明顯者用對乙酰氨基酚止痛,需臥床休息防關節損傷加重;皮膚瘙癢者可口服抗組胺藥或外用爐甘石洗劑;高熱不退者推薦用對乙酰氨基酚,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抗炎藥。

周惠玲強調,被蚊子叮咬不一定感染,僅被帶病毒的伊蚊(“花斑蚊”)叮咬有風險。該病潛伏期通常3—7天,最短1—2天。被叮咬后若出現突發發熱、顯著關節痛或皮膚充血性皮疹,應立即前往53家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早篩查、早隔離是阻斷社區傳播的關鍵”。

綜合自:央視新聞、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

校對:楊立林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在人线午夜播放 |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网站 | 亚洲一区精品国产 | 思思热在线精品视频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