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突然出現重大轉變。
據最新消息,美國24日解除了對緬甸軍政府的幾位盟友的制裁。人權觀察組織稱此舉“極其令人擔憂”,并表示這表明美國對緬甸軍方的政策正在發生重大轉變。這一動向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與警覺。
緬甸是全球稀土礦的主要產地之一,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2024年緬甸生產稀土礦3.1萬噸,較2023年下降1.2萬噸,占全球產量7.9%,為全球第三大稀土生產國。有媒體分析稱,美國一直努力尋求多元化的稀土供應,緬甸因此成為關注地區之一。
美國宣布
7月25日,參考消息援引路透社報道,美國24日解除了對緬甸軍政府的幾位盟友的制裁。兩周前,緬甸軍政府領導人在一封回應美國關稅警告的信中稱贊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并呼吁放寬制裁。
美國財政部宣布,緬甸KT服務與物流公司及其創始人喬納森·苗覺東、MCM集團及其所有人昂蘭烏、森塔克技術公司及其所有人西丹昂,以及另一名為丁拉敏的個人,將被移出美國制裁名單。
KT服務與物流公司和喬納森·苗覺東是在2022年1月緬甸軍方奪權一周年之際被拜登政府列入制裁名單的。
西丹昂和昂蘭烏因經營涉及緬甸國防領域的業務,于同年被列入制裁名單。丁拉敏被認定為軍政府的另一位核心親信,在2024年被列入制裁名單。
美國財政部未解釋此舉的原因,美國白宮也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據英國《衛報》報道,7月11日,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在致特朗普的信中,請求美方降低對緬甸輸美商品征收的40%關稅,作為交換條件,緬甸愿意對美國商品實施0—10%的稅率。敏昂萊還表示,若有需要,愿派談判團隊前往華盛頓,并呼吁特朗普“重新考慮放松和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因為他們阻礙了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繁榮。
緬甸官方媒體當時說,敏昂萊“贊賞特朗普總統以真正的愛國者精神,為引領他的國家實現繁榮展現出的強大領導力”。
報道稱,特朗普是否會被敏昂萊的回應說服還有待觀察。據了解,美國仍在繼續呼吁緬甸軍政權停止暴力,釋放政治犯,允許人道主義援助不受阻礙地進入緬甸,并與反對派團體展開真正的對話。
亞洲人權觀察倡導主任約翰·西夫頓(John Sifton)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這一行動表明美國政策正在發生重大轉變,該政策的核心是對緬甸軍政權采取懲罰。”
西夫頓指出,這一決定將引起緬甸軍方受害者以及所有為緬甸恢復民主統治而奮斗和倡導的人們的深切關注。
緬甸的稀土
據Devdiscourse的報道,美國解除制裁的行動背后可能隱含戰略考量。緬甸是全球稀土礦的主要產地之一,稀土主要用于高科技國防和消費領域。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正積極尋求多元化的稀土供應,緬甸因此成為關注地區之一。緬甸的稀土礦大多位于克欽獨立軍(KIA)控制的地區。
彭博社此前報道指出,KIA或因“掌握豐富稀土礦藏控制權”成為大國地緣政治博弈新焦點。目前KIA尚未公布其對稀土資源的長期規劃。
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是一組包含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包括鑭、鈰、鐠、釹等,具有極為豐富的磁、光、電、熱等特性。從電動汽車電池、半導體制造到戰機隱身涂層,許多尖端技術都強烈依賴稀土材料的特殊性能。
過去十余年間,緬甸稀土產量一路飆升,躋身全球第三位。據統計,2014年緬甸稀土產量只有200噸,其后一路飆升,2020年達到3.1萬噸,占全球12%,僅次于中國(58%)、美國(16%),而后波動上升。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2024年緬甸生產稀土礦3.1萬噸,較2023年下降1.2萬噸,占全球產量7.9%。盡管產量有所波動,但全球稀土生產第三國的地位依舊穩固。
緬甸2024年鏑、鋱產量占全球總量近50%,這些稀土廣泛用于制造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部分軍事裝備。
另外,緬甸還是全球第三大錫生產國,也是錫(精錫、錫礦)的主要出口國之一。
錫產品廣泛運用于半導體芯片、5G通信、光伏電池、國防軍工等多個領域。在緬甸地圖上,一條成礦帶(騰沖—德林達依鎢—錫—銻—稀土成礦帶)縱貫緬甸全境,其不僅是稀土的主要產區,更是錫礦的核心產地,主要涉及佤邦地區。
據USGS統計,近20年全球錫資源儲量不斷收縮。全球錫礦儲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幾個主要國家,2023年緬甸錫資源儲量和產量均居全球前三,其中佤邦地區貢獻了緬甸90%的產量。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