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今年公司焦煤、焦炭價格已刷新近十年低點,不過7月份以來市場價格已明顯回暖。雖然我們焦煤是按長協價銷售,但焦炭是按照市場化價格賣給下游鋼企的,本月第二輪漲價已經在醞釀了,預計月底就能落地。”7月22日,國內一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7月22日,國內期貨市場上黑色系商品掀起一場久違的“狂歡”。在行業“反內卷”預期下,黑色系商品的強勢行情展現出進一步擴大趨勢。
黑色系爆發
短短兩個交易日,焦煤、焦炭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已分別錄得合計約16%、13%的漲幅,下游螺紋鋼、熱軋卷板期貨價格,也在兩個交易日內實現超5%的漲幅。
而此前6月初,焦煤、焦炭主力合約2509價格一度探底709元/噸、1280.5元/噸,均為自2016年以來的低點。
作為鋼焦產業鏈上游,焦煤、焦炭近年來受下游需求不振影響,價格整體呈現震蕩下行態勢。
黑色系商品價格此番“狂歡”前,行業已跌至相對谷底。
“今年二季度,雖然鋼材需求季節性好轉,高爐開工持續回升,但焦煤供應寬松,價格下行明顯,焦炭價格隨成本線下移為主。”卓創資訊焦炭分析師劉璐璐表示,今年二季度焦炭價格先漲后降,5月至6月間連續錄得四輪下調,累計降幅220元/噸至260元/噸。二季度,國內焦炭價格重心環比下移,4月至6月份河北唐山準一級干熄焦到廠價平均為1529.34元/噸,環比降幅10.15%,同比降幅高達31.16%。
不過進入7月份后,焦煤焦炭市場火速回溫。
據上海鋼聯數據,近期煉焦煤現貨市場持續偏強運行。7月21日,臨汾安澤低硫主焦漲20元/噸至1320元/噸,長治主流大礦煉焦配煤價格漲70元/噸,坑口漲價后銷售依然順暢,加上中間環節也分流貨源,多數煤礦簽單良好,部分煤種出現偏緊態勢,煉焦煤階段性供需錯配帶動煤價走高。
焦煤價格上漲,也直接帶動下游產品價格上行。
有產業邏輯支撐
黑色系商品價格觸底回暖的轉折,離不開市場看多預期的驅動。
消息面上,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這意味著我國整治“內卷式”競爭正式拉開了序幕。
7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實施新一輪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推動重點行業著力調結構、優供給、淘汰落后產能,具體工作方案將在近期陸續發布。
“近期大宗商品市場出現強勢反彈,最大的驅動因素來源于供給側。”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程小勇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供給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供給效率,壓縮和限制無效供給,往往會帶動PPI回升。上述供給側調整的相關政策,將使得市場對大宗商品供給側優化給予良好預期。
此外,市場預計下半年財政政策發力,尤其是投資會推動大宗商品需求改善,從需求端利好商品。從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二季度,投資對GDP貢獻偏弱,對GDP同比增速拉動僅有1.3個百分點,貢獻率僅有24.7%,而消費貢獻率已高達52.3%。
在程小勇看來,目前商品市場大幅上漲,并非單純炒作,而是有產業邏輯支撐的。
他認為,經過了2022年至今三年多的下跌,多數商品庫存已降至近五年低位,僅有化工品和新能源材料如碳酸鋰、工業硅庫存偏高。一旦產出受限,那么低庫存的商品,如鋼材、有色金屬將出現供應短缺。而高庫存的化工品和新能源材料也會加速去庫存,緩和過剩壓力。因此,目前商品價格的上行是需求主導。
市場看好三季度行情
價格底部支撐疊加政策利好加持,黑色系商品價格或已走上回暖通道。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本周第二輪提漲落地沒有問題,月底前大概率焦企還將進行第三輪提漲。后期繼續關注成材需求、鋼廠鐵水變化以及焦煤成本端變化。”陳玉表示,短期內焦煤供應將呈現階段性趨緊狀態,同時盤面拉漲也推動了現貨價格上漲,短期焦煤或保持較強走勢。同時,短期鋼廠日均鐵水處于高位,疊加焦煤成本推動,在宏觀層面情緒尚未消退前,焦炭市場也將保持偏強走勢。
劉璐璐也預計,7月至9月焦炭供需基本面維持略緊局面,成本端、終端價格有支撐,焦炭價格將整體偏強運行為主。
她認為,供應方面,三季度焦化廠開工或難有明顯提升,供應量環比略降。受產能過剩、環保限產及虧損等壓力影響,焦化廠開工將維持壓產狀態。而需求方面,下半年經濟整體運行有向好預期,7月份更是有較為密集的經濟政策出臺提振市場信心,加之季節性需求好轉、金九銀十傳統需求旺季預期,7月至9月份終端鋼材市場價格震蕩偏強運行為主,鋼廠盈利良好情況下,高爐開工積極性高,焦炭剛需支撐較二季度將有好轉。
綜合來看,三季度國內焦炭供應增量空間不大,下游需求端支撐或增加,供需基本面有收緊預期,支撐焦炭價格,而成本端焦煤價格預計偏強運行為主,焦炭底部有支撐,預計三季度焦炭價格整體偏強運行。
“當前黑色系商品外需強勁,整體下游需求并不差。而供給端產出雖依舊偏高,但庫存偏低,鋼廠的利潤來源于原材料下跌帶來的‘讓利’,一旦煤炭價格反彈,很容易帶動鋼材價格出現補漲。”程小勇也認為,黑色系商品漲勢或還未結束。不過本輪“反內卷”范圍較廣,光伏等行業下游同樣面臨去產能問題,部分下游需求或存在短期回落可能,因此漲勢可能過度,未來有回調修正的可能性。
“對于投資者而言,可以適當做多,但急漲的時候需要防范回調風險。對于鋼材企業而言,操作以走貨換現金流為主,不宜囤貨賭漲。”程小勇說。